第64章返回秦国(第2/3页)

作品:《重生之秦朝败家子

因此,头曼单于不知一次为这件事困扰,直到他遇到蒙毅之后,二人于酒馆中喝酒,相谈甚欢。</p>

待他将心中的苦闷事说出来后,蒙毅却是捧腹大笑:“哈哈,大胡子,你也太笨了吧,为此区区小事便是愁眉不展。”</p>

起初,头曼单于还是不屑,以为他在吹牛皮,毕竟没有人愿意去相信一个酒醉之人的胡言乱语。</p>

结果,他随口一问,蒙毅当即出了答案,顿时解决了他心头的困惑。</p>

蒙毅的答案仅有四个字:“礼仪教化。”</p>

“何解?”</p>

只听得蒙毅解释道:“匈奴者,民风彪悍乃为先天本性。欲取天下,可事半功倍;欲治天下,则事倍功半。究其因果,无外乎不懂礼数。若要长治久安,恐难管控之,唯有实之以礼,训之以仪,心中有礼,便身上有礼,此行之法,方大道也。”</p>

如今的匈奴人,便形如一群茹毛饮血的蛮荒之人,不似中原人,经过长期的文化熏陶,从野人变成了有着道德的文化人。</p>

说的再通俗些,就是让流氓蜕变成文化人,仅此而已。毕竟,容易管控的是文化人,而往往流氓才是最难管的。</p>

听完之后,头曼单于恍然大悟,对啊,匈奴之所以战乱不休,便在于臣民不懂礼数,遇事总喜欢以拳头解决问题,久而久之,矛盾激化,就好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终将酿出了不可挽回的后果。</p>

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又该如何实施礼仪教化呢?</p>

蒙毅的答案也非常简单,他竖起两根手指头,说道:“学堂。”</p>

通过开设学堂的办法,让匈奴的孩子们入学堂,学习三书五经,习礼仪道德。一个国家群体的改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漫长的岁月,历经几代人才可以做到的。</p>

正如现代国家要扫除文盲,想要真正的扫除文盲就必须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而非朝夕之间。</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也正是蒙毅的这六个字,彻底解决了头曼单于的心头之惑,也因如此,头曼单于对蒙毅尤为的关照,此子之才,当真是举世无双。</p>

又闻听他在咸阳的光荣事迹之后,头曼单于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p>

“小崽子,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头曼单于问道。</p>

蒙毅面朝着天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地说道:“还能做什么?等我们的人痊愈之后,就该返回秦国啦。”</p>

“为何如此紧迫?我还想着带你去草原转一转,感受一下我们匈奴风光,这绝对是你在秦国看不到的。”头曼单于略有不舍地说。</p>

“谢了大胡子,你的美意,我心领了,不过,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回乡处理。”蒙毅婉拒道。</p>

蒙毅所说的要事,自然是回到咸阳风光的娶长公主过门,长公主答应过自己,待取得三国会武之后,便答应嫁给自己,如此大事,岂能耽搁。</p>

“哦?我倒也好奇,是什么事情让你归心似箭?且与我说来听听。”头曼单于问道。</p>

蒙毅摸着后脑勺,傻笑道:“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不过是我的私事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