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石弹的制作(第2/3页)
作品:《纯情小衙内》肖小小等人已经习惯了他突然心血来潮时的风风火火,大队护卫不离左右,紧紧的护卫在他身旁。</p>
卫大衙内一行骑乘战马奔出北城门,转向东面的大道,他记得在关宁郡东面的淮河好象有个落差蛮大的瀑布,先看看地形合不合适再说。</p>
奔出三十几里后,他才想起,就算自已马不停蹄的赶路,最快也要天黑才能赶到淮河边,真是头脑发热啊。</p>
冷静下来后,卫大衙内让侍卫在附近找个村落,暂住一晚,明天一早再赶路。</p>
村里的乡绅大户不敢有半点怠慢,尽心招待,吃住都让卫大衙内满意。</p>
第二天一早,卫大衙内一行起程赶往淮河,出门忘了带地图,向当地的百姓打听瀑布的确切位置后,沿河边小道向上游奔驰十几里,终于来到的瀑布旁。</p>
瀑布是从天门山的山涧飞泻而下,汇流成河,这也是淮河的源头,一年四季都是水流湍急。</p>
这一带地势较为平坦,方便运输,附近又有大量的石山可供开采,一个很不错的石弹制作场,他打算在这里建筑一座大型堡垒,派一校兵马驻守,校官还得是信得过的亲信心腹才行。</p>
只要生产出大量体积大小和重量相差不大的石弹,精确度就会提高,两军对决时,已方的霹雳战车就可以依仗这些制作的石弹打击摧毁敌方的霹雳战车,这就是后世的炮火压制战术,他也在战场上实施过,但因精确度的原因,效果差强人意。</p>
总之,制作出来的石弹也是杀手锏之一,因此,制作方法列入最高级别的军事机密。</p>
都说当官的一句话,累死老百姓,卫大衙内的一句话,整个关宁郡的官员立时忙碌起来,大量青壮百姓被征召,很快就开工动土,按照卫大衙内的构思建筑一座大型要塞。</p>
卫大衙内在忙碌这些事的同时,也时刻关注战事的变化,因晋帝国收缩防线,重兵驻守建康城,联军虽近百万之众,但建康城城高墙厚,晋军的抵抗又很顽强,短时间内难以攻克,惨烈的攻防战令双方都损失惨重。</p>
晋帝国的各边关要塞也都受到各帝国大军的猛攻,虽然没有被攻克,但也让晋帝国承受极大的压力,一批又一批的青壮被征召,组成新军,增援各地的边关要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