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医人官司自动解(第1/3页)

作品:《重生不晟

青山城外三十里,有着帝国数一数二的防御。到夏末秋初,这里会很热闹,一车一车的新粮,运往其中,然后多余的车粮,又被淘汰出来。这一进一出,其中的损毁,让这里的驻军占足了便宜。</p>

驻守永丰仓,乃是帝国最精锐的御林军,他们除了拱卫皇城之外,这里也是重中之重。永丰仓,代表着大宁历代帝君,对国家的渴望,希望大宁皇权能够永远长存下去。</p>

永丰仓修建在两山之内,成环形拱卫,易守难攻。修建粮仓,乃是每任帝王必须要做的事儿。到最盛况的时候,积累的粮食,能够满足天下一年的口粮。</p>

可是战争无情,断了敌人的粮道,就等于增强自己。对于带不走的粮食,与其资敌,不如就地损毁,那样也间接打击了敌人。正如明教教徒,在捧日军追杀过来,毅然焚毁了粮食。</p>

永丰仓就这么矗立在这儿,很少动用,当要动用的时候,就说明帝国已经四分五裂,到了灭亡的边缘。国朝虽然盗贼四起,可是帝国的底蕴还在,宁徽宗,无论如何都不能动用永丰仓的粮食。</p>

基于这个原因,永丰仓根本不是给本朝帝君使用的。而是壮大了得到它的势力,给别人提供了资本。可当继承人争得了天下,就是改朝换代的时候,根本不会感激先贤。</p>

要打这座粮仓的主意,必须要等到天下大乱,朝廷的威信,一点都不存在了,才有人会行动。现在,谁敢动这座粮仓的主意,必然会被青山城里的禁军踩成肉泥。</p>

现在,有一个人就在打永丰仓的主意,说来可笑,不过七八个弱冠少年,伏在山林之中,观察永丰仓的地形,真想着歪主意。柳毅觉得必须提醒一下,“阿晟,就凭咱们几个人,怎么可能攻打御林军防守的永丰仓。”</p>

“老大,想什么呢,我们可不是来攻打永丰仓的,只是乘机制造麻烦。”是的,要使得青山城里最高的那个人紧张起来,只有祖宗的永丰仓遭受了危机,才能够勃然大怒。</p>

柳毅还是很担心,“阿晟,就算制造麻烦,面对如此严密的防守,咱们也很难办到。”历代永丰仓,基本上都不是被攻破的,而是守将,拿这里的粮草作为晋升之本,投靠了敌人。</p>

当权者,对献粮之人的奖赏很高。这就避免了,有人焚毁粮食的举动。若是如此多的粮食被焚毁,不知道有多大的损失。和平时期,这里的守将更是安逸,完全不用担心,有人敢攻打永丰仓。</p>

李晟的旗帜都准备好了,上书“替天行道。”没有办法,开封府周围,就这么一股有实力的盗匪了。没有林冲的梁山泊,李晟坑起来,一点儿压力都没有。</p>

前些天,龙武卫攻打梁山泊,据说是铩羽而归。如果不是庞严带着粮草去接应,估计还不能全身而退。李晟有些怀疑,白衣书生王同学,咋的有了这么大的本事儿。</p>

虽然是饥肠辘辘,没有补给的军队,可好歹也是青山四大禁军之一,呼延家的子孙,能想到攻打土匪赚取粮草,应该不是草包才对。还是说,轨迹完全变了。</p>

李晟突然有些不自信起来,若是自己的先知先觉失去了效用,还怎么克敌制胜?</p>

去外面探查情况的人回来了,“晟哥儿,真的跟你说的,有人往外面押送粮草,从后面的山谷里,秘密进行。”偷食物的仓鼠,哪里都有。如今粮价这么高,不想个法子赚点儿银子,如何能安心。</p>

现在,离每年末清查仓库还远着呢,可以先挪用一下,以后再补窟窿。这些都是心照不宣的,哪儿哪儿都有这样的人。只要不把粮仓给搬空,基本上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p>

李晟急促地问道,“人手有多少,警觉性有多高,哪里适合伏击,得手之后,怎么才能够撤离?”一连窜的问题,让周小兵有点儿懵。“你别慌,一件一件的,慢慢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