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辽系重火力概况架空
作品:《中华再起》迫击炮:</p>
辽系迫击炮主要有三种口径,分别为60mm;82mm;150mm</p>
60mm口径迫击炮是东三省兵工厂于1913年参考国外和日俄战争时的臼炮设计改良而成,主角在其中尤其是弹药形状方面提出了许多意见,使得此炮不到一年既定型。型号:辽14式60迫</p>
主要性能:口径60mm;倍径5.2;弹重3.8公斤;炮重93公斤;最大射程1千米;制造或服役年份1914年</p>
82mm口径迫击炮是在60mm迫击炮的基础上研制的,于1914年底批量生产,并在二战期间大批出口俄国,型号辽14式82迫</p>
主要性能:口径82mm;倍径5;弹重4.7公斤;炮重120公斤;最大射程1500米;制造或服役年份1914年</p>
150mm口径迫击炮是在前两中迫击炮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于1916年制造定型</p>
主要性能:口径150mm;倍径3.8;弹重38公斤;炮重400公斤;最大射程1100米;制造或服役年份1916年</p>
牵引火炮:</p>
辽系牵引火炮主要有57mm;75mm;105mm;150mm;210mm几种口径火炮</p>
57mm口径步兵炮是东三省兵工厂参考了国外同口径的火炮于1913年研仿而成的。</p>
主要性能:口径:57mm;倍径:27;弹重:3公斤;弹药初速:300米每秒;发射速度:9发每分;重量:530公斤;最大射程:4200米;服役年份:1913年</p>
75mm口径火炮是于1912年引进克虏伯1908年式75mm山炮的基础上仿制而成的(在一战中,在此基础上生产一种76.2mm口径的火炮,全部出口到俄国)</p>
主要性能:口径:75mm;倍径:17(后改进为27);弹重:5.3公斤;弹药初速:300米每秒;发射速度:6~8发每分;重量:950公斤;最大射程:5800米(后增加到8000米)服役年份:1912年</p>
105mm口径火炮是于1914年制造成功的,参考了德国1898式105mm轻型*炮</p>
主要性能:口径:105mm;倍径:16;弹重:13.5公斤;弹药初速:310米每秒;重量:1100公斤;最大射程:6000米;服役年份:1914(此炮曾少量出口俄国)</p>
以上两口径炮为辽系火炮主力!</p>
150mm口径火炮是于1916年制造成功的,参考了德国1902年式150重型*炮;后又参考德国顾问团的150mm资料,改进了现有,倍径增为16.</p>
主要性能:口径:150mm;倍径:12;弹重:42公斤;弹药初速:325米每秒;重量:2040公斤;最大射程:7500米;服役年份:1916年(小批量生产)</p>
210mm口径火炮是于1919年制造成功的,参考了德国1899年式210mm重型*炮</p>
主要性能:口径:210mm;倍径:11;弹重:120公斤:弹药初速:305米每秒;重量4900公斤,最大射程:8000米;服役年份:1920年(试生产阶段)</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