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苇海婴啼(第1/3页)

作品:《穿梦剑

当然,柴少宁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保护好宋媞兰和古燕飞,因着苏文丽之死,柴少宁已下定决心,即使战死当场,也绝不会放过那个刺客。</p>

走了一天,当日落西山时,大河一掉头向西折去。在这里,汾河变得弯弯折折,留下处处水滩,芦苇丛也便向四外扩展出去,再不是仅仅沿河分布。</p>

柴少宁踏足苇顶,见苇丛如海洋般延伸向日落处,要在这里找出一个人来,简直如大海捞针。</p>

一阵颓丧感升上心头,柴少宁顿觉心烦气燥,有一种想要挥剑狂砍的燥动。然而为了宋媞兰,柴少宁强压下心头燥热,开始冷静思考眼前形势。</p>

他首先排除宋媞兰会与敌人同亡这个令他感到无比恐惧的想法。因为在洛阳皇宫,宋媞兰被困在那样的绝境下,都没有采取那种极端的方式,而是凭借智慧与敌周旋,最终平安脱险。如今她怀着柴少宁的孩子,就更不应该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p>

柴少宁换位思考,如果他是宋媞兰,在那种强敌威胁的情形下会怎么做?为了不让对方再返回城中威胁其她人的安全,最大的可能就是尽量远遁,把敌人引得越远越好,或许这正是城中众人一直无法找到她的原因吧?</p>

想到这一点,柴少宁重新恢复信心,振奋起精神踏着苇顶朝茂密的苇丛深处走去。</p>

这一下可苦了古燕飞,她并没有柴少宁这种可以踏草而行的功力,又不想打扰正全身心观察、倾听四周动静的柴少宁,因此只好从下方拔开苇丛前行。</p>

幸好柴少宁只是缓步向前,古燕飞才能勉强跟上。</p>

正当天色越来越黑,红日只剩一线便要没入前方河面冰原之下时,古燕飞突然发出一声惊咦。</p>

柴少宁正因毫无头绪而暗自心急,听古燕飞叫声中似乎有所发现,急忙纵身跃下。</p>

只见密密的苇丛深处,一枝苇子被拦腰斩断,上半截斜削成尖,用剥下的苇叶系牢在下方苇根上,明显成为一个标记,方向直指大河北岸一座山头。</p>

柴少宁一见大喜。这显然是宋媞兰所为,用以指引自己人发现她的行踪。只是为了避开在苇顶踏草而行、四处追寻她的敌人,才不得不将标记做在了深密的苇丛之下。</p>

柴少宁心中不由得连呼侥幸。古燕飞误打误撞下能在这浩如瀚海的苇丛中发现这个隐密的标记,不能不说是天意。</p>

当下柴少宁毫不迟疑,拦腰抱起古燕飞,纵身朝标记所指山头处直线奔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