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不负不离(第1/3页)
作品:《大清厚黑日常》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p>
顾怀袖重新上了马车,一路回了张府, 也不抱胖哥儿,只坐在自己的屋里,怔怔看着这一把画扇。</p>
张廷玉……</p>
她的二爷。</p>
青黛等人识趣地没有去打扰,整个京城都还在欢喜之中。</p>
多少人一朝金榜题名天下皆知?</p>
无数士子苦读四书五经所为为何?不必将这些人想得太过高尚,他们无非是一群庸俗的读书人,为了扬名立万,为了平步青云,为了紧紧地扣住敲开宦海大门的那一块敲门砖。</p>
而张廷玉如今,不过也是一个庸俗的人, 用最庸俗的一种形式, 走进了最庸俗的一扇大门, 还要再踏上一条最最庸俗的路。</p>
可庸俗又如何?</p>
顾怀袖手指尖在微微地颤抖。</p>
她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只有一颗心还在跳动,别得什么也不知道了。</p>
顾怀袖想,嫁给张廷玉兴许是她做过最错误, 也最正确的决定。</p>
外面送来了状元匾额, 张英将之高挂起来,从此张家也是出过状元的府邸了。</p>
张英早已经将情绪平复了下来,只有他知道,那一日张廷玉交卷之后,为着康熙那一句话,当场的大臣们发生了如何激烈的争执。</p>
而他知道,那是自己的儿子的答卷。</p>
索额图**青睐的自然是会试时候熊赐履点上来的那个汪绎, 这人一路连中两元, 从解元, 到会元,若再中一个状元,那便是赫赫有名的“连中三元”,在整个大清都属罕见。可想而知,若是索额图等人黜落张廷玉的答卷,将来这汪绎前途不可限量。</p>
索额图等人如何强势?</p>
字字句句皆如刀剑一般犀利,甚至当初张廷玉在顺天复试时候顺手的批语都被拿出来大加鞭挞。读卷官们吵来吵去,依旧没有一个结果。</p>
他们投成了平手,最后皇帝问一直沉默着埋着头没说话的张英:“张廷玉是你次子,其才早该金榜题名,却一次一次落第,张英,你可知罪?”</p>
张英长拜于地,口呼“万岁”,却言:“臣——无罪!”</p>
整个后殿顿时为之一静。</p>
康熙几乎将那大印摔在张廷玉的脸上,而后怒声喝问他:“而今这一份答卷,朕只要你一句话,你若觉得你儿子该得这状元,庚辰科的一甲第一便是他;若你摇一个头,便让他自生自灭!”</p>
张英那时候是怎么回答的呢?</p>
他忘记了……</p>
真的忘记了。</p>
他觉得自己老了。</p>
所以在糊里糊涂看见张廷玉在小传胪时候头一个在丹墀之下叩拜,喊着“臣张廷玉,安徽桐城人,年二十九”的时候,便忽然之间泪流满面了。</p>
张英扶着大殿外面长长的汉白玉扶手,一路走下了无数的台阶,哭嚎着撞进紫禁城幽深的黑夜里。</p>
他也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哭,不知是为了谁……</p>
而今看着那高挂堂中的状元匾额,张英转过身去,回了书房,却提笔写折子,写着写着又放下笔,出去看上一眼。</p>
光耀门楣的一块匾额。</p>
到底会为张家带来灾祸,还是更深更亮的荣耀?</p>
张英已然不想知道。</p>
儿子们,都长大了。</p>
张廷玉还要在外面忙碌一天,才能回家。</p>
可整个张府已然热闹成了一片,大摆筵席是必须的,各房的主子们也赏了东西下来。二房这边顾怀袖虽然不管,可有青黛主持,将打成的银锞子散给每个来贺喜道喜的丫鬟婆子和小厮,再准备了一些小吃食。</p>
二房上上下下的丫鬟小厮今天都跑断了腿,好在今日二房终于随着张廷玉这一日的登科之喜而扬眉吐气,谁人不高看一眼?</p>
顾怀袖后来想起这一幕,只给了一句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