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话混沌初开君王论(第2/3页)

作品:《大圣归来

太宗寝宫灯火通明,烛台灯盏交错,在烛光里的太宗皇帝,脸色显得更加惨白憔悴,皱纹横生的脸上尽显苍老憔悴,但眼神却给人一种炯炯有神的睿智。也难怪太宗一生慧眼识英雄,手下能人义士屈指可数。魏征便是这众多能人义士之中不可多得的一位。</p>

“魏征,参见陛下!”魏征进门参拜。太宗亲自将魏征扶起身:“魏征啊,快快请起!”</p>

太宗直呼魏征名讳,而非君臣之间的“爱卿”,并亲自将魏征扶起身来,可见太宗此时此刻并未以君主的身份传来魏征,而是与良师益友的身份邀魏征前来。</p>

“来,陪我喝一杯!”一旁早已经有准备好的御膳。此刻太宗用“我”自称,而非“朕”,并邀请魏征与自己一起用膳,此等举动当真令魏征感动不少,更是受宠若惊。</p>

但魏征自知身为人臣,定当有君臣之别,主客之分。尽管太宗将自己视为良师益友,邀请自己陪同用膳,此举虽然乃是作为人臣的一大荣幸,但是魏征却自知君有意,臣却不得为之这个道理。</p>

“陛下,”魏征推辞拜道:“陛下皇恩浩荡,能与陛下一起用膳,实乃微臣荣幸,此等皇恩,应当与万民同享,一来表示陛下之恩泽,二来避小人之口舌。”魏征一向耿直,直言不讳,哪怕是当着太宗的面,也从来不会昧着良心说些阿谀奉承的话,这早已经是朝中上至臣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知道的事情。</p>

太宗也正是看中魏征这一点,才会对太宗如此信任并委以重任,虽然有些时候魏征也总是让自己下不来台阶,但即便如此,太宗的人品以及才能都是不可替代的。</p>

魏征倒也不是因此而目空一切,只是性格使然,改变不了的事实。朝中大臣谁不知道太宗对魏征信任有加,许多方面只要魏征开口,太宗绝对不会说半个“不”字。但,魏征还是魏征,从来不会借故为自己私牟半分利益。</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虽然朝中大臣们明中不敢对此存有非议,但魏征知道背地里总少不了说些闲话,对他指指点点之人也不在少数。</p>

俗话说得好:闲谈莫论他人非,静思当省自己过。这些道理魏征当然是知道的。但也有另外一句话:人前谁人不说好,背后谁人不论他人非?</p>

自己背负这莫须有的罪名也就罢了,为君分担是为臣的职责所在,无可厚非,但是若因此而让皇帝背负偏袒私心这种有损君颜的诟病可就不好了。</p>

所以,魏征无时无刻不在告诫自己,要与太宗保持君臣之间的距离。这,便是魏征每每拒绝太宗好意的原因。</p>

一个处处为自己着想的君王,自己又怎能不为他设身处地呢?</p>

魏征拒绝与太宗在这深更半夜饮酒吃肉一起用膳,一来是为了避小人之口舌,二来也是为了和太宗保持人臣与君王之间的界限。</p>

这万事万物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存在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道理,人与人之间虽然是平等的,但是君与臣之间,终究是需要保持一种界限。</p>

太宗的好意被魏征婉拒,虽然觉得可惜,但是也深知魏征拒绝必定有自己的理由。太宗是个聪明人,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明君。</p>

此番召见魏征,一来是真想与魏征痛饮,二来也是为了自己的梦靥之疾。</p>

魏征当然也知道深夜召见自己,不可能只是让他陪其用膳这么简单,还不等太宗开口,魏征早已经开门见山:“陛下深夜召见魏征,不会是为了陪陛下一起用个膳这么简单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