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你委屈一下娶了杜家五姑娘吧(第3/3页)

作品:《药田种良缘

据说,当时傅炎是要被处死的,只是后来太后怜悯,不忍心那么小的孩子遭罪,干涉了弘顺帝的决定,让傅炎入宗谱。</p>

弘顺帝想着反正威胁不到皇位,也不存在争斗,便把傅炎送到了德亲王府。</p>

只不过,不管宫里有什么宴会,但凡皇子们会出席,傅炎都一律不准参加。</p>

有时候太后想他了,也只能私底下召见。</p>

而弘顺帝本人,自打把儿子送出去,就好似没生过一样,别说召见,连念叨都从来不会。</p>

所以算起来,傅炎长这么大,见过弘顺帝的次数屈指可数。</p>

上一次见还是入宫汇报楚王在去往皇觉寺途中遇刺的详情。</p>

当时弘顺帝一双眼睛落在奏折上,连眼皮都不曾抬起来看看傅炎就让他退下了。</p>

杜程松心想,也不知道这位世子爷会不会怨他亲爹。</p>

事实上,傅炎当然是怨的,不过这么多年,早就麻木了。</p>

弘顺帝不想看见他,他更不想去见弘顺帝。</p>

——</p>

马车到达渡口以后,杜程均被小厮搀扶着走了下去,杜程松没下车,一会儿还得回程,只是坐在马车上又嘱咐了他一番。</p>

杜程均不厌其烦地听着。</p>

傅炎道:“三爷就放心吧,本世子是奉命护送,就算我命没了,也会尽量保住你们家四爷的。”</p>

杜程松没出过海,但他听说过这种远航是十分凶险的,一旦遇到巨浪,可能一船的人都得被吞没……</p>

“多谢世子爷。”晃回思绪,杜程松投去一抹感激的微笑。</p>

傅炎点头示意。</p>

目送着一船人驶离渡口以后,杜程松才让人回程。</p>

——</p>

九月下旬,天气越来越凉。</p>

江北一带突然爆发了瘟疫,朝廷已经增派了不少人手前去急救,然而疫病传播得太快,受灾的百姓越来越多,目前还没有研制出任何能医治这种瘟疫的药,而且灾区紧缺一大批药材,当地官府虽然第一时间就往上报,可朝廷这边一时半会也想不到办法拿出那么多药材去救人。</p>

回春堂江北分号那边也很快把瘟疫详情送到京城来。</p>

回春堂作为大魏最大历史最悠久的药堂,对这种事当然不会置之不理。</p>

拿到感染百姓的临床反应以后,杜家几位爷马上开始商讨研究。</p>

杜晓瑜也没闲着,他们研究他们的,她研究她自己的。</p>

五天之后,杜程松他们这边研究出来一张方子,杜晓瑜自己也研究出了一张方子。</p>

老太爷拿过来一比对,大体上都差不多,就只有其中一味药不同。</p>

老太爷琢磨了一夜,觉得还是杜晓瑜那味药用得更精确,于是打算采用她的药方。</p>

“爷爷是打算入宫把药方交给皇上吗?”杜晓瑜问。</p>

老太爷颔首,“这件事必须尽快,否则耽搁一天,就会有成百上千的百姓因为疫病而死。”</p>

“可是光有方子没药材有什么用?”杜晓瑜道:“爷爷自己也说了,受灾范围广,不是几箩筐药材就能解决的,而且不少无良药商趁机坐地起价,这么多药材,怎么买,从哪里买?到时候爷爷去见了皇上,皇上若要问起这个,爷爷想好怎么回答了吗?”</p>

老太爷想了一下,皱皱眉头说,“清水镇的药材是最多最全的,到时候全部从那地方拿货。”</p>

“可这数量上一算,国库又得少一大笔银子了。”杜晓瑜莞尔,“尤其是其中好几味药,市价可都不便宜呢!今年大部分地区干旱,赈灾的银子拨出去不少,国库怕是到现在都还空着的吧?难不成爷爷打算自己出资?”</p>

老太爷眉头皱得更深,显然在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途径。</p>

“爷爷肯定想到了我的药田。”杜晓瑜笑看着老太爷讶异的表情说,“我没问题啊,如果朝廷有需要,我甚至可以把我的药全部免费送去江北灾区救急,嗯,附带一张方子。”</p>

老太爷微微动容,“五丫头。”</p>

“但是我有个条件。”杜晓瑜又说。</p>

老太爷刚缓和下来的脸色马上又绷紧了些,“什么条件?”</p>

杜晓瑜走到老太爷身边,悄声说了一番话。</p>

老太爷懵了,“你真要那么做?”</p>

“我想了很久。”杜晓瑜道:“希望爷爷能够成全。”</p>

“可是楚王他……”</p>

老太爷紧抿着唇,有些懊恼,他早该在五丫头第一次来杜家的时候就有所察觉的,楚王一直跟在她身边,不可能是巧合。</p>

“爷爷,我知道这事儿瞒着您不对,我回来以后,一直在想怎么跟你们解释,难得遇上了这么个机会,所以……”</p>

老太爷还是觉得像在做梦,楚王那样的人,怎么可能专程为了五丫头去乡下呢?</p>

“爷爷。”见老太爷还在迟疑,杜晓瑜催促道:“人命关天,快入宫去吧!”</p>

“万一皇上不答应怎么办?”</p>

“那就听天由命!”</p>

—</p>

杜荣凯很快入了宫。</p>

先把方子递给弘顺帝,弘顺帝请太医院的人来验证,确认是能医治瘟疫的方子后大喜,但随即又陷入了苦恼,因为这么多药材算下来要好大一笔银子,如今国库空虚得紧,哪里拿得出这么多钱来。</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本来老太爷想把国公府赔偿的五十万两拿出来应急的,反正都是做善事,建慈善医馆和救治瘟疫是一样的性质,既然瘟疫着急,那就先顾这边。</p>

可是一想到孙女,他又觉得不该让她失望,便深吸口气道:“皇上,草民的孙女在汾州有上百亩药田,方子里的大部分药,她那里都有,草民的孙女说了,她可以全部贡献给朝廷去救灾。”</p>

弘顺帝大为惊讶,“你哪个孙女?”</p>

“小孙女。”</p>

……</p>

没人知道杜荣凯后面跟弘顺帝说了什么,只知道杜荣凯出宫以后,久不出宫的弘顺帝御驾亲临了楚王府。</p>

刚好傅凉枭这一日闲在府上。</p>

弘顺帝见着他的时候,见他似乎清瘦了不少,想着怕是为了他被戴绿帽的事儿,有些心疼,“老七。”</p>

“父皇怎么来了?”</p>

傅凉枭简单行了个礼,似乎对于弘顺帝亲临并无多大感触。</p>

“朕有一事想请你帮个忙。”</p>

这话倒是让傅凉枭觉得意外,“何事?”</p>

弘顺帝道:“江北那边爆发了瘟疫,这事儿你听说过吧?”</p>

“嗯。”</p>

“灾区急缺一批药材和一张方子,这两样东西,杜家亲手送上来了。”</p>

“所以呢?”</p>

“为了安抚杜家,朕想让你娶了他们家五姑娘。”</p>

见傅凉枭皱着眉,弘顺帝赶紧道:“你放心,那就是个眼皮子浅的乡下丫头,没见过什么大世面,过门以后,你就当她是个摆设,等江北灾区稳定下来,朕再给你物色一批顶级美人,如何?”</p>

傅凉枭薄唇微抿,“父皇之前不是一直反对杜家和皇室联姻的吗?为何这次要安抚他们家?”</p>

“杜家立了功啊!”弘顺帝道:“你说要给他们封赏吧,杜家又是遵了祖训永不入朝为官的,那朕只能选择赐婚了。之前反对是之前反对,如今同意又是另一码事,今时不同往日,再说了,事急从权。”</p>

傅凉枭低眉敛目,面色无波,心里却早已浪潮汹涌,那丫头,竟然主动提出来了!</p>

“朕知道你委屈。”弘顺帝一脸无奈,“可说来说去,就只是一个女人而已,况且又是从乡下来的,没准性子老实,不会再像前面那几个未婚妻一样给你找不痛快。”</p>

意识到自己这个当爹的拿刀戳了儿子的心窝子,弘顺帝咳了一下,继续道:“朕之所以给你赐婚,是想着杜家立了功,让你娶有功之家的女儿,对你的名声也有好处。”</p>

毕竟这个混账儿子之前给文武百官的印象实在是太差了。</p>

赏他个有功的女孩儿,没准能洗白一点。</p>

听到弘顺帝开口,傅凉枭就知道这桩婚事十拿九稳了,不过,“如果是为了江北百姓,儿臣委屈一下倒也没什么,但如果父皇想过河拆桥,事后找借口把那姑娘给弄出楚王府的话,你还不如另找别人娶她,儿臣这里,可经不起折腾。”</p>

弘顺帝眼皮一跳,“你这是怎么话说的,朕是那种出尔反尔的小人吗?只要你答应娶,从今往后那个女人如何,全凭你自个处置,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还不值得朕亲自动手。”</p>

傅凉枭似笑非笑地勾了下唇。</p>

弘顺帝看不懂他这个反应,“那你到底是娶不娶?”</p>

“对于婚事,儿臣没什么太大的期待,全凭父皇安排吧!”</p>

这话说得让弘顺帝心里的愧疚更深了几分。</p>

一直以来,霓裳的死对他来说都如鲠在喉,遗憾的是霓裳已经不在了,他没办法亲自弥补她,只能尽可能地去完成她的遗愿,把所有的好都落在老七身上。</p>

只是好像不管怎么弥补,亏欠他们母子的不仅没有减少,还不断地往上叠加。</p>

傅凉枭目送着弘顺帝走远,眼底的冷鸷层层翻涌。</p>

他怎么可能让弘顺帝有弥补的机会,他要让弘顺帝把这份亏欠记一辈子!</p>

为了可笑的长生药,把自己的女人逼上绝路,这样的男人,哪怕是他亲爹,也不值得原谅。</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