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章九八七章讲道入真仙(第1/3页)
作品:《仙庭封道传》天气晴朗。</p>
清风吹拂。</p>
元丰山显得颇为热闹。</p>
门中在外的长老或是真传弟子,大多已经回返山门。</p>
只因为今日太上长老苏庭,将重登天界。</p>
而登天之前,便有一场讲法。</p>
这是临近真仙层次的讲法。</p>
这样的讲法,自元丰山创立以来,只有一次。</p>
那是创立元丰山的青帝讲法,而当年听过那一场讲法的元老,已是残存不多。</p>
近些年来,元丰山再未诞生仙家,便也没有这样的讲法。</p>
尽管每一个修行人的道路,或许各有不同,但太上长老苏庭乃是仙家,他的道路已是仙道,只要得以领悟,便会有着无数的益处。</p>
但见主峰之上,一人盘膝,坐于云端。</p>
他头戴冠帽,身着真君袍服,器宇轩昂,目光所及,仙威浩荡。</p>
他俯视下方,但见满山均是元丰山长老弟子,面露敬畏,带着期待之色。</p>
“我辈修行,初之所见……”</p>
苏庭徐徐说来,将他对于修行的感悟,在入门开始,一重又一重天,逐渐说来。</p>
自从得了六月不净观之后,他识海之中便立下了一座玉楼。</p>
九重玉楼,象征着九重天的修行境界,将他每一步的修行道路,都指得清晰。</p>
然而九重玉楼之上,仍有三重楼。</p>
这三重楼,最初未有显化。</p>
只是因为,需要他自身摸索。</p>
当他寻到了自身的仙道,便走出了自己的道路。</p>
这后面的三重楼,便是依照他本身的大道,而构建出来的。</p>
而这次的讲法,便是他彻底梳理自身所学的道路。</p>
元丰山的长老弟子,能获得多少,便看他们的悟性。</p>
——</p>
从入门之初。</p>
到凝就法意。</p>
成就阴神。</p>
成就阳神。</p>
直至修至仙家元神的精妙。</p>
这一步一步,苏庭逐一到来,巨细无遗,将以往自身都未曾注重到的细节,也尽数道出。</p>
他甚至将当日在黎山之下,那破败村庄中,借月光显化出来的“道祖传法于山魈”的场景,内中所悟,逐渐道出。</p>
与其说是为众人讲法。</p>
不如说是为自身理顺道路。</p>
他想起了自身走来的种种助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