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人心难测(第2/3页)

作品:《大明政客

“当然了,县衙的官吏,各怀心思,这是无法避免的,但做事情的时候,必须要大体公正,最为关键的,是令行禁止,服从安排,没有了这基本的保障,我可以回家种甘薯了。”</p>

“大人就那么信任下官。”</p>

苏天成看着渠清泽,突然哈哈大笑了。</p>

“我们是兄弟,都说人心难测海水难量,你是不是也想的太多了,锦衣卫千户,什么事情没有见过啊。”</p>

“正是因为下官见过了太多的事情,才说出来这句话。”</p>

渠清泽没有客气,神情也变得严肃了。</p>

“江宁县衙最大的问题,就在马家寿的身上,1000多衙役,绝大部分都是马家寿招徕的,集合了江宁县好多的泼皮无赖,这些人好事做不来,整日里想到的,就是搜刮民脂民膏,闹得乌烟瘴气,这段时间,稍微平静一些,正是农忙季节。”</p>

按照规定,农忙季节,县衙是停止放告的,意思是不接受老百姓告状,除非遇见了重大的事情,持续到七月以后,才会继续开始放告。</p>

所谓的放告,就是刑房接受老百姓的诉状,知县审阅之后,应该升堂审理的,直接审理,不该审理的,退回去状纸。</p>

那些所谓击鼓鸣冤的故事,大都是虚构的,这种情况,只会出现在京师衙门。</p>

知县最大的两件事情,就是钱粮和刑名。</p>

“七月份,就要开始收缴田赋了,下官估计,到时候,会出现更多的事情。”</p>

“下官到江宁县的时间不长,这些情况,也不是来了之后,才知晓的,下官是怎么知道的,不用多说了,但下官可以保证,说到的这些情况,都是真实的。”</p>

苏天成点了点头。</p>

“你的意思是说,如果不能够整治马家寿,我也不要想着,能够好好做事情了。”</p>

“下官是这样看的。”</p>

“好啊,那就从马家寿的身上开刀啊。”</p>

“敢问大人,准备怎么做,难道直接上奏应天府衙门开革吗。”</p>

“呵呵,渠大人,我们相处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会这么做吗。”</p>

“既然如此,下官就多嘴几句话了,刚才大人不是想着问江宁县的情况吗,下官有一些建议。”</p>

“早就应该这样说了,你恐怕是想到了,言多必失,完全没有必要。”</p>

渠清泽站起来了。</p>

“第一件事情,掌控县衙的书吏,特别是司吏和典吏。”</p>

“可不要小看这些司吏和典吏,他们老于世故,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的知县,熟悉所有的公务程序,掌控了他们,不至于遭受蒙蔽。”</p>

“县衙主要是六房,下官觉得,大人重点关注户房、吏房和刑房,至于说礼房、兵房和工房,本就没有多少的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