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洪承畴的诧异(第2/3页)

作品:《大明政客

大军驻扎在河南府,几个方面都能够兼顾到。</p>

当然,还有一种安排,那就是江宁营驻扎在河南府。</p>

这样的情况下,自己指挥的大军,就需要直接进入陕西省,对流寇形成最大的压力。</p>

这样的想法,接到兵部敕书之后,洪承畴就产生了。</p>

他已经看过很多遍的地图了,高迎祥等率领的流寇残余,不过一万多人,没有多大的战斗力,这些人不会在河南境内停留,肯定会快速的进入山西或者是陕西,寻找到一个好的落脚点,好好补充一下的。</p>

追在**后面,去剿灭这样的一股流寇,那没有多大的必要,这方面已经吃过不少的亏了,流寇的流动性太强了,而且善于在山区活动,朝廷军队没有这方面的优势。与其劳民伤财,不如守株待兔。</p>

十月初,大军抵达了河南府,洪承畴做出来了决定,暂时在这里等候,等候朝廷下一步的敕令。作为剿灭流寇的统帅,做出来这样的决定,也是迫不得已,中都之役,明显的影响到了剿匪的总策略了。</p>

十月初十,兵部的敕书来了,要求洪承畴率领大军,直接进入陕西,沿途不要停留,进入陕西之后,要大规模的剿灭流寇,让流寇无法在陕西立足。</p>

朝廷里面隐隐传来了消息,江宁营很有可能进驻河南府。</p>

到了这个时候,洪承畴已经有了如坐针毡的感觉了。</p>

他预感到,用不了多长的时间,剿灭流寇的统帅职位,就要交给苏天成了。</p>

洪承畴的感觉,苏天成是军事天才。</p>

自己分析到的可能,苏天成能够看到,自己不能够分析出来的可能,苏天成也能够知道,要知道,苏天成远在江宁县,那里没有流寇的侵袭,距离如此的遥远,都能够准确预判出来流寇的动向,这不是一般的本事了。</p>

洪承畴很想见一见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年轻人,二十一岁的年纪,虚岁不过二十二岁,究竟有着多大的本事,能够预见到这么多的可能性。</p>

命令贺人龙与左光先等人,分别率领大军,分两路,一路直接进入河南西安府,一路取道山西平阳府,进入河南。接下来,洪承畴写了奏折,请求进京。</p>

这次到京城,他唯一的目的,就要见一见苏天成。</p>

京城。</p>

等候朝廷圣旨的苏天成,也没有闲下来。</p>

书房里面,时刻挂着地图。</p>

河南、山西、陕西一带的情况,包括湖广、四川等地的地形,他都特别的注意,地图上面,已经密密麻麻的进行了标注,可惜的是,府邸里面,不好制作沙盘。</p>

苏天成正在判断流寇的去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