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重要的建议(第2/3页)
作品:《大明政客》至于说内阁的诸多大人,苏天成基本没有多少的接触,这也是为了避嫌,自己和江宁营的名气都已经很大了,如此的情况下,再去结交内阁的大臣,朱由检会怎么看,不要以为朱由检每天都在皇宫里面,可锦衣卫厉害着,很多的事情,朱由检都是知道的。</p>
综合看来,苏天成确实需要在助力方面,下一番功夫了。</p>
成为朝廷官员之后,苏天成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在很小的范围之内,包括之前的江宁县,现在的河南府,这两个地方,和大明朝广袤的地方比较起来,微不足道,尽管说有中兴学社不断的传播诸多的观念,但得不到上级官府的支持,有些政策就无法推行,就说苏天成在江宁县的所作所为,那是得到了南京六部已经应天府的全力支持,到了河南府之后,更是得到了皇上的直接关心,可下一步,若是到陕西省去了,地盘大了,有些政策的推行,必然触及到权贵的利益,这个时候,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p>
一切的事情,都需要人去做,只要能够牢牢掌握各级的主要官吏,就能够推行诸多的政策,这一点在北方显得尤为重要。</p>
苏天成有着密折专奏的权力,不少的建议,朱由检都是采纳的,特别是在这次剿灭三万鞑子之后,更是被朱由检看做了最为重要的依靠了,所以说,提出来的建议,朱由检是不会拒绝的,不过苏天成自己也要考虑清楚,要珍惜这份信任,不能够完全为了自身的利益,要钱要权,毕竟朱由检不是傻瓜,而且朱由检在大臣身上吃了太多的亏,很是敏感了。</p>
苏天成想要开始推荐人才了,要大力举荐人才,那么多的人,都留在自己身边,是没有多少意思的,人才队伍必须要慢慢的壮大,血液必须要不断的循环。</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在这之前,苏天成有着一件最为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举荐藩王或者说是藩王子弟。</p>
这是苏天成深思熟虑的结果。</p>
大明朝关于藩王不准干政的觉得,主要还是源于历史上几次藩王造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为了方便,索性制定了藩王不准干政的祖制,想着一劳永逸,其实这样的决定,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相反形成了不少的麻烦。</p>
藩王的身份不同了,既然不能够参政议政,那就只有纵情享乐了,享乐是需要钱的,所以说,这些藩王在各自的封地,肆无忌惮的敛财,侵害这老百姓的利益,加之明朝延续几百年了,藩王越来越多,因为不能够参政,他们绝大部分都选择了享乐,这就令皇亲国戚的形象很不好了,而且这些藩王,对朝廷的事情漠不关心,甚至比普通百姓都不如。</p>
作为穿越人士,苏天成深深的知道,教育的作用是非同一般的,藩王有钱财,在对后代的教育方面,舍得花钱,整体说起来,皇室人员的素质是不错的,放着这些人才不用,岂不是太可惜了。</p>
而且皇室成员参政,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抑制住党争的蔓延,巩固皇权。</p>
不管怎么说,在这个时代,巩固皇权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p>
苏天成自身也是皇亲国戚了,朱审烜和朱由菘两人,给他的印象很是深刻,若是这两人身为一方的巡抚,一定是能够做事情的,而且因为家境的殷实,他们短时间之内,不会堕落到贪腐的境地。</p>
让藩王或者是藩王的子弟出来做事情,天不会塌下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