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预判(第2/3页)

作品:《大明政客

“十二弟,战斗需要做出来最坏的打算,这样才能够做出来最好的部署,你说的这种情况,的确存在,但若是部署不当,出现了朕说的这种情况,该当如何。”</p>

阿济格看了看众人,低下头不说话了,不管怎么说,崇祯九年的那次惨败,还是他心头最大的伤痛,皇太极虽然没有过分斥责,但肯定是有看法的。</p>

多尔衮终于开口了。</p>

多尔衮是大清国公认的骁将,论作战的睿智勇猛,除开皇太极,就要算他了,不管是在指挥方面、部署方面,还是在领军冲锋方面,多尔衮都是非常厉害的,也是皇太极最为放心的。</p>

“皇上,臣弟以为,救援如救火,必须要尽早开始,明军进攻大凌河城,初期阶段,气势一定是旺盛的,加之苏天成到辽东时间不长,必然想着取得胜利,如此的情况下,我救援的八旗军,可以避开其锋芒,皇上请看,臣弟以为,松山是关键。”</p>

多尔衮指向了地图,皇太极的眼睛一亮。</p>

“臣弟以为,攻打锦州的举措,暂时可以不实施,苏天成既然决定攻打大凌河城,锦州城内一定是严密驻防的,若是直接攻打锦州城,恐怕也会引发持久战,如此情况下,我八旗军远离驻地,来源补给会出现困难,恐怕陷入不利的境地,故而臣弟以为,占领松山,切断明军的粮道,恐怕是最好的办法了。”</p>

皇太极频频点头,苏天成率领的大军,人数达到十余万人,消耗是非常大的,粮食补给绝不能够少,这是大军的生命线,一旦切断了这条线,明军立刻会处于崩溃的边缘,当年拿下大凌河城,也就是因为切断了大凌河城的补给。</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济尔哈朗也开口了。</p>

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亲侄子,皇太极的表弟,被努尔哈赤收养,视如己出,大清国成立之时,被敕封为和硕郑亲王,为四大亲王之一。济尔哈朗的身世极为特殊,父亲舒尔哈齐是努尔哈赤的亲弟弟,被努尔哈赤所杀,那个时候,济尔哈朗已经十二岁了,严格说起来,济尔哈朗与努尔哈赤、皇太极既然至亲,也是仇人,这里面还有一层仇怨,济尔哈朗的哥哥阿敏,因为叫横跋扈,不服皇太极,被皇太极捉拿下狱,囚禁了。</p>

济尔哈朗生性宽厚,为人谨慎,深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赞赏,他与性格暴躁的阿敏关系也不是很好,在选择方面,济尔哈朗毅然决定,全力辅佐皇太极。</p>

所以他的结局,与阿敏完全不一样。</p>

“皇上,臣弟以为,睿亲王的建议是可行的,能够遏制明军的粮道,固守松山,将给予明军巨大的打击,如此可以避开明军的锋芒,松山距离大凌河城二十余里,便于侦查大凌河的情况,八旗军随时掌握情况,也可以做出来适当的调整,一旦发现明军有崩溃的迹象,既可以发动进攻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