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官员问题(第2/3页)

作品:《大明政客

“刘崇三,你从未进入过官府,能够回答到这样的程度,算是不错了。”</p>

刘崇三看了看苏天成,低下头了。</p>

“本官知道你不满意,认为自己的回答是不错的,首要的就是粮食问题,可本官想着问你两个问题,第一,朝廷若是调剂了粮食,老百姓怎么拿到粮食,难道一拥而上抢粮食吗,第二个问题,一路上我们见到的百姓,是什么样的眼神,你也是清楚的,老百姓心里想了一些什么,你也是知道的,这样的情况下,仅仅是解决粮食问题,会不会有最好的效果。至于说后面的生活问题,过冬的棉衣问题等等,接踵而至,难道这些问题,要一个一个来解决,火烧眉毛了才想到吗。”</p>

刘崇三毕竟是读书人,一下子就明白了,红着脸开口了。</p>

“在下惭愧,这些年就知道读书了,如此简单的问题都没有想到,登州府衙和莱州府衙的官吏,几乎都殉国了,如今最为主要的问题,是朝廷委派官吏,所有的事情,才有人来**,只要官府真正的为百姓生存考虑,在下以为,一切的问题,都能够慢慢解决的。”</p>

苏天成满意的点头,这才是关键,用几百年之后的话来说,老百姓必须要有主心骨,要有组织,有了官府,出现了什么问题,老百姓是可以直接找到官府的,很多具体的问题,官府可以拿出来具体解决的办法,包括恢复生产等等,只要官府真正的考虑到老百姓,平息了老百姓内心的怨气,很多的矛盾都可以迎刃而解。</p>

但问题还是存在的,登州和莱州,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按照正常的程序来建设,至少需要十年左右,看看能不能恢复,崇祯五年的时候,孔有德叛乱,这里就遭受了打击,一直都没有彻底恢复,这一次更是毁掉了元气。</p>

所以说,想要恢复登州和莱州的元气,必须采用两步走的办法,第一是朝廷拨付银两和粮食,救济这里的老百姓,第二是迁移人口,只有这两个措施同时进行,才能够真正的恢复登州和莱州以往的繁华。</p>

何况登州和莱州,已经成为了必须要重视的边关,这里不仅仅需要严密的防守,还要重新打造大明的水师。</p>

但目前的问题就是,没有人会主动来到这里,登州和莱州的名气出去了,谁都认为这里是最危险的地方,到这里来了,生命都没有保障,试问谁还想着来啊,朝廷脸官员都派不出来了,更不要说迁徙老百姓了。</p>

登州和莱州的地位也是很特殊的,属于双重管理的地方,苏天成这个蓟辽督师,权力已经是很大了,负责辽东、大同、宁夏、天津、登州和莱州等地的军务民政,这些地方的总兵官,以及总督等,都属于苏天成节制,包括这些地方的官员,苏天成同样可以管理,但苏天成并没有管理整个山东地界的权力,譬如说济南府,就不归苏天成直接管辖,主要还是山东巡抚管辖的,名义上面,山东巡抚还要管辖登州和莱州的民政事务的。</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以前出现这样的情况,双方往往是互相推卸责任,最终导致地方上面吃亏,好的事情都想着管辖,不好的事情都想着推脱,不过苏天成上任以后,因为皇上和内阁的信任,这种情况倒是不存在了,山东巡抚也不敢说不按照苏天成提出的要求办事。</p>

但苏天成自己还是要注意的,朝廷里面,已经出现了不少的杂音,这个时候,自己继续插手山东的事物,肯定是有人暗地里弹劾的,也就是说,处于目前的情况下,想着从山东境内迁移老百姓,可能性是不大的,此举必然引发轩然大波,朝廷里面的御史和给事中肯定会站出来,弹劾苏天成越界管辖了,这样的情况下,皇上就是想着护短,可能也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