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汉八旗的影响3(第2/3页)

作品:《大明政客

“皇上,苏大人的注意力,集中到登州、莱州和青州了,臣以为,苏大人的担子太重了,长此下去,铁打的人,也是承受不住的。”</p>

“嗯,爱卿有什么建议,说说看。”</p>

“臣举荐一人,到辽东,出任都督同知,协助苏大人,管理辽东的事宜。”</p>

杨嗣昌的这个建议,朱由检显然有了兴趣,不过他的脸上,带有迟疑的神情,这样做,是不是意思过于的明确了,接着皇太极成立汉八旗的机会,削弱了苏天成的权力。</p>

皇上的神情,当然被杨嗣昌注意到了。</p>

“皇上,臣提出来这样的建议,是为着我大明朝考虑,相信苏大人也是能够理解的,如今苏大人主要忙于登州、莱州和青州的事宜,没有精力顾及到辽东的事宜,若是后金有什么异动,安排部署也是来不及的,徐尔一大人虽然是都督同知,可重点还是忙于民生方面,对于军事部署方面,不是很熟悉,洪承畴大人同样是都督同知,重点在军事部署方面,很少关心民生方面的事宜,两人有着各自的优点,若是苏大人依旧在辽东,这是没有问题的,能够融合两方面的优点,避免各自为政的局面,如今朝廷派出一位都督同知,实际上就是协助苏大人,做好辽东的防御的。”</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朱由检频频点头,认为这个建议是可以的,也是说得过去的,最为重要的还是,朝廷派出一位都督同知,能够分散苏天成的权力,派到辽东的都督同知,表面上是协助苏天成的工作,实际上是负责辽东的事情。</p>

“爱卿准备推荐谁啊。”</p>

“臣推荐兵部左侍郎、左佥都御史陈新甲大人。”</p>

“原来是陈爱卿啊,朕知道了,这个陈爱卿,很是不错。”</p>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陈新甲,四川长寿人,万历年间的进士,曾经担任定州知县、知州知县,崇祯元年进入朝廷,担任刑部员外郎,后来担任兵部郎中,在剿灭流寇和对抗后金鞑子方面,提出来了不少很好的建议,崇祯四年的时候,到辽东抗击过后金,而且是在大凌河城之战之后,作为力挽狂澜的朝廷大臣出现的,崇祯七年的时候,擢升右佥都御史,崇祯十一年,因为徐尔一调离兵部,擢升兵部左侍郎。</p>

以前的历史,陈新甲就是由杨嗣昌力荐,出任了兵部尚书的。</p>

当然,历史完全改变了,但杨嗣昌推荐陈新甲的事情,依旧发生了,在崇祯十三年的时候发生了,而且是开年之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