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应对办法1(第2/3页)
作品:《大明政客》这只是表面情况,兵力损失,对于后金来说是致命的,后金缺乏的就是人口,特别是青壮,因为严酷的环境,后金人口存活率本就不是很高,所以在每次入关劫掠的时候,后金的主要任务就是劫掠人口,但被劫掠的人口,绝大部分都是从事农业生产,真正能够进入到军队的人是不多的,这也令皇太极特别看重军士的招募事宜,常常为病源不足而苦恼。</p>
后金兵力的壮大,前期依赖的是满八旗和蒙八旗的骁勇,后期主要依赖投降的汉军,这些汉军加入到后金鞑子的队伍之中,致使后金的实力空前壮大,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崇祯八年,可从崇祯九年开始,也是崇德元年开始,这种情况慢慢不存在了,江宁营的崛起,大明内部流寇被剿灭、各地慢慢开始稳定下来,几乎没有明军投靠后金了。</p>
这些情况说明,后金损失的兵力,想着在短期内补充起来,等同于天方夜谭,基本不可能,但大明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参与剿灭后金鞑子的,主要是江宁营、辽东边军和大同边军,至于说大明南方的军队,包括北直隶的军队,几乎没有动用。这预示着大明兵力的补充是足够的,只要大明朝廷不出现致命的错误,后金慢慢将彻底失去生存的空间。</p>
遗憾的是,后金最为痛恨的对手苏天成,这位大明的太子太师、内阁大臣、蓟辽督师,虚岁才三十岁,比豪格与多尔衮都要年轻,身体也是非常的健康,这预示着后金更加没有希望,想要统领中原,只是笑话了。</p>
偏偏在这个时候,苏天成做出来决定,暂缓进攻。</p>
卢象升、秦良玉等人,都不是很明白,但苏天成没有做出来解释,他的命令必须要执行,众人没有辩解的机会。</p>
战役部署方面,苏天成再次做出来了调整,辽东边军调三万将士,进驻辽东,战略要地大同,仅仅留下两万人,占据了辽河以南所有地方的大明,驻扎的总兵力达到十万人,江宁营悉数撤出辽东,回到登州去。</p>
苏天成的这个部署,意味着辽东的山海关,不再是最为要害的地方了,整个的关宁锦防线,已经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辽东最为主要的地方,变为三个点,第一个点是广宁城,这里也是抗击后金鞑子最为前沿的阵地,其次就是大凌河城与锦州城,这里成为了辽东的中枢,最后才是山海关,作为护卫京师的最后一道防线。</p>
从这一刻开始,大明的京师以及处于相对安全的地位了,以前那种京师戒严的情况,几乎不会出现了。</p>
大同、榆林和宁夏方向,名义上还是边关,但防御的重点转移到草原了,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已经成为抗击满八旗和蒙八旗的重要力量,后金鞑子想着从这些地方入关,也是自找苦吃的行为了。</p>
若是要说的直白一些,那就是从崇祯十五年末开始,后金转入了全面防御的阶段,无力也不敢对大明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了,大明开始转入到全面进攻的阶段,掌握了主动权,随时可以越过辽河,对后金发动战略总攻,彻底摧毁后金政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