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章沧州血战8(第2/3页)

作品:《大明政客

多尔衮做出来的这个决定,陈新甲和王道直是不可能知晓的,所谓主帅用命,三军拼命,一旦主帅的决心出现了动摇,对于大军来说就是致命的,多尔衮的幕僚肯定不会隐瞒这样的计划,会将计划有限的透露给下面的主要军官,以便做好准备,这种不能够公开透露的情形,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消极的,满八旗的军士全部都是由满人组成的,汉人几乎没有,来到关内,他们本来就不适应,也充满了戒心,得到了这样的消息,他们也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战斗之中去了,甚至有人想着,离开关内的时候,是否能够大肆的劫掠一番,反正每次进入到关内,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p>

多尔衮离开之后,陈新甲与王道直也进行了紧急的商议。</p>

陈新甲对多尔衮的不信任,更加增添了一层,本来大同边军和后金鞑子联合作战,这样的方式就是不得已而为之,今后的历史会如何的评价,谁都是说不清楚的,作为大帅的陈新甲,就格外的小心了,主要还是考虑让大同边军承担更多的战斗任务。</p>

可既然多尔衮带领大军来到了沧州,不用也是不可能的,何况后金鞑子的确骁勇,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后金鞑子也是江宁营的主要对手之一,若是能够让后金鞑子对江宁营形成高强度的压力,这也是大好事,毕竟这次的战斗,关乎到朝廷的生死存亡。</p>

多尔衮派出军队去试探江宁营的战斗力,有利有弊,最大的弊端,还是在于多尔衮擅自做主,精明的陈新甲岂能不知道,这是多尔衮自傲和骄狂的表现,压根就是看不起大同边军的,认为后金鞑子战斗力强太多。</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多尔衮的行为,触及到了陈新甲的底线,也给这次的联合作战,蒙上了巨大的阴影。</p>

实话实说,苏天成是高度正是明军与后金鞑子联合作战的,态度也谨慎了很多,甚至要求卢象升迅速率领在河南的江宁营将士,赶赴沧州作战,大战之前的两次交锋,也令江宁营的诸多军官开始小心起来了,认为这次在沧州作战,恐怕会遭遇到惨烈的厮杀。</p>

就是在这个时候,陈新甲居然准备放弃了自身拥有的优势,这不得不令人遗憾,也为大明朝廷哀叹,陈新甲不是真正的大帅,他承担不起来这样的责任,放眼整个的大明朝廷,恐怕也没有谁能够承担起来这样的责任,已经去世的孙承宗,恐怕是有这等能力的。</p>

大明朝廷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朝廷之中的一些俊杰之士,慢慢都被苏天成吸纳过去了,成为了苏天成忠实的下属,都在围着大晋王朝服务了。</p>

对于多尔衮这等的行为,陈新甲提出来自身的看法,他认为多尔衮瞧不起大同边军,在作战的过程之中,恐怕会不服从整体和统一的指挥,也许试探江宁营实力的事情,不久之后还会发生的,若是在交战厮杀的过程之中,突然出现这等的变故,对于整个的战役来说,那就是重大的打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