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安庆水战(第2/3页)

作品:《明末乞活

大明朝有幅员辽阔,千军万马,有银子的话后备兵员几乎无穷,他可没有这份实力,一旦自己被困在安庆城,英霍山里再有个反复,乞活军就完了。</p>

宁可丢了安庆,宋青书也不会拒城而守,那样的话只会不断拉大拉大官军的优势,心疼的回头张望一眼到现在还热热闹闹的安庆城,宋青书一咬牙。</p>

“下令大军都退出城池,就在这安庆炮台与官军一战,官军都是水师,步兵,骑兵基本上没有,一旦有个意外,命邢红娘,柳大柱子头领还有老回回首领率领骑兵殿后,大军撤回山里!”</p>

宋青书把麾下编成师后,骑兵也是分散到了各师,没个师差不多都有五百骑兵,而老回回的革左一师,回人骑兵更是有一千多,手里捏着两千多骑兵,对抗如此大规模的官军,宋青书倒是还有点底气。</p>

打不过,也可以跑得过。</p>

随着军令,安庆城门顿时洞开,大批大批穿着纸甲的乞活军倾巢而出,骑兵水战用不上,就直接在炮台后面的空地列阵,一旦官军冲上岸,立刻结阵冲击,剩余的火枪兵,虎蹲炮手则是扛着家伙守到了炮台前列,密密麻麻的列阵在了炮台前面用砖石砌成的女墙后头。</p>

也幸亏汤若望为了在中国传教,来之前在梵蒂冈的大图书馆恶补了不少知识,连罗马帝国时代的水泥配方他都带了过来,要不然凭着传统的夯土工艺,根本来不及搭建这么个炮台。</p>

调兵遣将的功夫,庞大的明军水师亦是完成了调遣,迎着安庆城,背靠着长江对岸的湖口城,列起了阵势来。</p>

望远镜观望去真叫个阵型整齐,中间都是二三十米的小福船,哨船,两边则是小号机动力灵活的仓山船,阵内,隆隆的号角声不断传来,就在宋青书看着头皮发麻的功夫,船阵忽然裂开,一队小船打着白旗先过来了。</p>

先礼后兵倒是中国人的传统,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多调动点兵力,宋青书也没下令打,等着那小船靠岸,这年头文官也怪,说他们护国,各种潜规则,为了维护本阶层利益,文官甚至抱着团和皇帝干,弄得朝政乌烟瘴气,可要说都是混官,关键时刻也真有风骨的,现在上岸的这个就是。</p>

守卫中央炮台的是苗美师,虽然兵权已经被宋青书撸的差不多了,可作为骨干的精锐大多是王左挂麾下农民军,对官府的印象从来都是不佳,军官吆喝中,十来个乞活军是拿着刺刀比划着把那个来谈判的官儿给顶过来的,然而站在宋青书面前,那个四十来岁上下,穿这个五品官府,留着清瘦胡须的家伙却依旧傲然的背着手挺着胸,就跟在他自己衙门里一样。</p>

“汝就是贼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