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不寻常的浪荡子(第2/3页)
作品:《明末乞活》阮大铖龇牙咧嘴的又走了,不过被打断了兴致,听着下面巧妍那断断续续的琴声还有几个妞边唱边跳的扑腾声,宋青书忽然没了兴趣下去继续看着了,在自己的书房绕了个圈子,宋青书干脆拉了拉铃铛吩咐道。</p>
“让施琅备车,去应天医院,应天保险行去看看!”</p>
保险行可是个新鲜事物,都说中国人保守,实际上保守的只有上层大臣皇帝,下层老百姓却是很愿意接受外来事物,清末时候,火车刚建起来,慈禧太后跳着叫嚷嚷惊扰祖陵,可不少老百姓不出门也愿意坐坐火车,因为跑的快,还有大唐,盛行的胡服,胡乐,甚至后世,抢马桶盖都抢到日本去了,就有点开放大发劲了。</p>
宋青书到时候,保险行门口居然排起了队,不少从应天发出去的商队都跑这儿来买意外险了,如果商队出了意外,根据保险行的风险评估,一份保险银子赔两份到五份不等,也不知道谁传出来保险行请了什么西方大佛爷镇压气运,不少货主为了求个吉利,也愿意花个十几二十两来买份保险。</p>
保险大楼里头,几个穿着后世那种职业装,头发梳在后头弄得干净利落的丫头像蚂蚁那样,来回**着,拿着保险材料去后头去,下一位接替空出来的位置,显得井然有序,如今扬州盐商还没弄明白保险业的运作规律,所以还没跟着跟风,如今是宋青书垄断,一个月至少能进十多万两银子,至于赔出去的,顶多一万两左右。</p>
也许太新了,像骗保什么的也没跟着诞生呢,在外面看一眼一帆风顺的模样,宋青书也没进去打搅那些转行的理赔员,受理员工作,马车兜了个圈子,又去了挨着码头不远,城墙根下的应天医院。</p>
医院倒不属于盈利机构,宋青书最开始的构想是为本集团服务的部门医院,额外稍微接点外来病患赚点名头就行了,可这儿火爆的却比保险行还要热烈些,没办法,虽然滥用抗生素不对,可是青霉素实在是太好用了!</p>
不少原本的吃个半个多月药,甚至有可能致命的伤寒病,血液注射几针青霉素就好了,这治病效率可比什么都重要,宋青书到时候,医院门口也排起了长队,不少病号相互搀扶着来这儿诊病。</p>
不过这儿倒是不那么一帆风顺,刚停下马车观望一会,宋青书忽然看到几个拿着写着数字一二三四牌子的家伙在人群中来回穿梭,不时从病家手里接过点银子,然后把牌子发下去,还有排一排离队的,拿了银子换另一个人插队上去。</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这宋青书可太熟悉了,居然是黄牛党!</p>
怎么也没想到这年头居然也有黄牛党,而且发财居然发到了自己头上,后世宋青书春节回家时候也被黄牛党宰过,一张五十块钱的车票愣是被卖五百多,愣是花了半个月生活费,对这帮家伙宋青书可真是恨得牙根直痒痒。</p>
还好,现在是法律混乱的封建社会,眼睛盯着那几个家伙,扯过施琅,宋青书阴狠的说道:“看到那几个发牌子的家伙,还有那两个代替站队的家伙了吗?给老子抓起来,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