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粮食,好多的粮食(第3/3页)

作品:《明末乞活

大明的招牌还真好使,不过话说回来,安南人对大明的确是感觉低了一头,永乐年间,明成祖曾经派军趁着安南内乱将其占领了,统治这儿多达八十多年,可惜,因为明朝官员的**,并没占住脚,可就算如此,明军撤退之后,安南名义上还是大明属地,国主不得称王,领安南督统使官职。</p>

不过灌云昭披耶也不是诚心的,而是实在被吓着了,粮食都搬运到明军仓库中了,一千多杆**指着,他还敢要吗?</p>

看这货脸上那股子悲催样,宋青书跟着都觉得腮帮子疼,况且他也不想做一锤子买卖,故而伸手把张煌言的顺水推舟给挡下了,笑着说道:“昭披耶客气了,我军的确需要粮食,但天朝上国岂能白拿人东西,这样,荷兰人出多少钱买,本帅就出多少钱买,昭披耶出个价吧!”</p>

还有这好事?这浑身是金银财宝的大胖子还真是愣了下,旋即小心翼翼的搓了搓手指。</p>

“一担粮食荷兰人给一枚银币,八十六船六万担粮食,一共六万荷兰银币!就是这个!”</p>

一个印着个红毛藩头像,看成色不咋地的小银币被他拿了出来,放在手里掂量了下,倒吸了一口凉气的张煌言不可置信的叫嚷道。</p>

“你说,一共多少?”</p>

还以为要多了,慌得那安南土财主赶紧又是摆了摆他满手大金戒指,肥嘟嘟的脸上都流出了肥油。</p>

“天朝将军,您说多少,就多少好了!”</p>

看着那银币,宋青书眼睛也是直了直,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p>

一枚荷兰盾不过两三钱左右的重量,刨除了里面杂七杂八的其他金属,估计总价不过一钱半到两钱,相当于二百文铜钱,可一担大米在江南市面上已经涨到了三两,甚至有的地方涨到了四两,四十倍的差价!就算是施琅通过沿海采买,转运,成本也在五六百文一担,数量与质量还不可靠。</p>

而且如今是什么时代?明末啊!小冰川期啊!大饥荒啊!什么是人心,粮食就是人心,它的价值已经不止用钱来衡量那么简单了。</p>

“不,就这个价!不过本帅不止要这点粮食!”</p>

“哦?天朝将军还需要稻米?要多少?”</p>

这次荷兰人玩完了,好以为这条财路要没了,听宋青书一说,这个灌云昭披耶那双圆溜溜的眼睛顿时又放出了光来,却见宋青书一拍桌子。</p>

“有多少要多少!”</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