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形势危急求推荐(第2/3页)
作品:《大宋明月》大厅内已经挤进了无数的家奴和粮帮打手,一个个或手执利刃,或持着水火棍,将大厅门口围得水泄不通,却终究投鼠忌器,不敢向前。</p>
“让开!赵公子乃宗亲,你等岂可怠慢了!”</p>
一道声音自大厅门口响起。</p>
赵皓却长长的吁了一口气。</p>
老东西,不给你来点狠的,你是不肯出来。</p>
……</p>
江宁城。</p>
不只是赈灾的库粮看看将尽,就算是城内百姓也即将面临买不到米导致无米下锅的地步,城内已经慌乱起来。</p>
就在此时,以郑家为首的粮铺开始售粮了。</p>
当百姓们,还有官府负责采买粮食的官差欢天喜地的去粮铺买粮时,却不禁傻眼了。</p>
起步价五贯一石!</p>
这还只是早上,到了中午就是五贯五百文,第二日便是六贯了,而且价格还在继续上涨。你若嫌贵,也可以不买,公平交易,绝不强买强卖。</p>
只是有人骑马从城东跑到城西,发现所有的粮铺的价格都一样。</p>
郑府的大门口,不时有飞骑来往穿梭,如同大军征战一般,而郑府便是作战的指挥所。</p>
涨多少,何时涨……所有的指令都从郑府的静心斋发出,所有的信息也都传报到了郑府,江宁,乃至整个江南东路手中还有存粮的粮商,全部以郑家为中心,统一行动。</p>
到了第五天,粮价便涨到了七贯一石。</p>
江宁知府王汉之,已然愁白了头。</p>
江南东路缺粮,尤其是江宁府缺粮,整个江宁城已是形势危急,他已多次向江南东路转运使求救,却未得到明确的答复,问题还得自己解决。</p>
在一座物价飞涨,物资匮乏的城市里,四周还有十万灾民,一旦乱起来、便会出现哄抢,然后打砸抢,最后烧杀抢的人们,他王汉之便是罪不可恕。</p>
江宁府衙内,各大小官员云集。</p>
“府尊大人,如今米价已涨到七贯,善款十二万贯,再加上府库存有九万贯,尚可买三万石,掺点野菜,尚能让灾民度过一两个月,若是再过了时日,恐怕还要涨,怕是要涨到十贯了……”江宁同知心神不宁的说道。</p>
平时一贯的价格,涨到六贯的高价,叫他如何肯甘心,若是将手中所有的钱全部买了高价粮,两个月之后又怎么办?</p>
王汉之脸色铁青,沉吟不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