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相煎何急求订阅(第3/3页)
作品:《大宋明月》当他的视线落在地上一个人头之上时,不觉心中微微抽搐了一下,因为那个人头上的脸庞是那样的稚嫩,年纪应该不会超过十五岁。</p>
宋军也罢,农民军也罢,死的都是华夏汉人,相煎何急?</p>
柔风习习,残阳如血。</p>
胥山之下的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整个地面,满地的残刀断剑,在斜阳的照耀下是那么刺眼,那么悲凉。</p>
朔风猎猎,却怎么也吹不散空气之中那浓重的血腥味。</p>
赵皓驻马肃立旷野之上,赵伝和武松两人也骑马跟随,寸步不离左右。</p>
周围遍地都是尸体,浓重的血腥味中人欲呕,但赵皓对这一切却视若无睹.神情极其落寞而哀伤,</p>
呜呜呜~</p>
号角声连绵而起,悠远而悲凉,那是杨可世率众在为战死的白梃兵哀悼。</p>
随着那悲凉的号角声,慷慨而悲壮的歌声激荡而起。</p>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p>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p>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p>
一曲歌罢,三千白梃兵随着杨可世齐齐拜了下去,连拜了三拜才起身,接着随着杨可世一声令下,数十具棺木才被葬入土坑之中。</p>
白梃兵和宋军能入土为安,可是这些战死在荒原上的农民军,却只能挖一个万人坑,草草掩埋下去了事,也许一场大雨过后,便是尸骨露于荒野。</p>
这一切又是为了什么?</p>
赵皓缓缓的摘下头盔,任朔风吹散他的长发,一双充满炯炯有神的的眼睛在夕阳的照耀之下,闪烁出火焰般的光芒。</p>
哀鸿遍野,白骨千里,所谓秦淮风流,烟雨江南,不过是一场幻梦……</p>
辽人气数未尽,獠牙尚存;西夏虽然降服,狼子野心只是暂时收敛;女真人已挥戈驻马,虎视眈眈,即将南下;蒙古人弯弓射雕,迟早席卷整个华夏。</p>
而赵佶父子尚在醉生梦死,士大夫们尚在争权夺利,武人们的锐气和血性正在日益消磨,华夏汉人之间的自相残杀依旧在继续。</p>
如此的江南,如此的大宋,如此的炎黄华夏……</p>
我赵皓,看不下去了,也逍遥快活不下去了!</p>
我欲竭尽所能,挽天倾,不负此生!</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