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皆大欢喜(第3/3页)

作品:《大宋明月

赵佶这厮一向擅平衡之术,而且围场刺杀之事,已将他吓破了胆,蔡京这句话无疑是诛心之言,赵佶如此问他,便已是动了心,只不过给他一个台阶下而已,他岂会不识抬举?</p>

赵佶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眼中充满了赞许之色,笑道:“赵侄卿舍身救驾,朕岂能疑之?侄卿既极力推脱,朕亦不勉强。不过,朕早已有意将亲事官从皇城司中分离出来,另立一指挥司,负责查探听取民情、监察文武百官及军马、侦查敌情……此职非赵侄卿不可胜任。故此拜太傅杨戬,为提举皇城司;拜侄卿赵皓为……”</p>

说到这里,赵佶突然停顿了一下,望向赵皓道:“此指挥司初立,便由侄卿来命名,如何?”</p>

赵皓正听得一惊一乍的,开始听到赵佶果然免去自己提举皇城司的职务,心中难免失落,又听得赵佶将亲事官从皇城司中分离出来,心头不免大喜,仓促之下,听得赵佶询问,不及思索,脱口而出:“便叫锦衣卫司罢。”</p>

赵佶听得锦衣两字,只道赵皓少年心性,喜欢花里胡哨,当即笑道:“好,便叫锦衣卫司,就拜侄卿赵皓为锦衣卫指挥使!”</p>

赵皓大喜而拜:“微臣拜谢陛下!”</p>

早朝终于告一段落。</p>

这场早朝也算是近来最有意思的一场朝会,各方朝堂势力角逐,最终居然是个皆大欢喜之举。</p>

赵皓以及请流派、童贯**,还有蔡京一派,虽然都稍稍带着遗憾,但是最终的结果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算太坏。</p>

而对于官家赵佶来说,似乎也是满载而归,在他的培植之下,在朝堂之上逐渐出现了第三股强有力的势力,足以与蔡京、童贯等朋党牵制和抗衡,更是利于他行使平衡之道。</p>

只是,赵皓却知道,荐举三衙之首成功,得锦衣卫司,他才是最大的赢家!</p>

PS:好罢,勉强算是三更吧……</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