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海港(第2/3页)
作品:《血色唐末》离开曲阜后,王洵又去了刚刚归顺他不久密州,然后经过密州去了即墨。</p>
即墨这个地方,本来是属于平卢军的莱州,但是王洵让符去接收密州的时候,他直接给平卢节度使王师范顺写了一封说明信后,就让符存带着军队以追击泰宁军的名义,将毗连密州的即墨给占了,王洵本来以为王师范会翻脸,谁知道王师范竟然是一声不吭的忍了下来。</p>
王师范之人为政还算是可以,但是论到打仗就不行了,所以王洵还不打算和他翻脸,抱着让王师范好好治理平卢下属的淄、青、棣、莱登五州,反正以后都是自己的心态,一方面是王洵刚刚拿下天平和泰宁的五州之地,根基还没有打稳,还有就是王洵不想太出风头,不然又让朱温掉头来进行找自己的麻烦。</p>
王洵冒着和王师范马上翻脸危险,都要拿下即墨,那是因为即墨是就是后世的青岛,是一个优良的港口,王洵如果要发展海运和造船,就得必须拿下此处,王洵相信现在虽然自己的造船和海运不行,但是只要他坚持发展造船和航海,那么一定会有扬帆大海的那一天。</p>
即墨在唐朝时已经是作为衔接南北海运的“中转站”,成为北方沿海重要的港口,但现在的海运毕竟还不发达,所以即墨远远比不上内河渡口的城市重要。</p>
只是王洵现在手下也是没有海船,曹州水军虽然有不少人,但是军中的船都是战船和小船,水军士卒和水手倒是现有成的,但是内河和海上还是不一样,所以不得不不专门的操练水手。</p>
现在数遍王洵军中,有水战经验的人,倒是有木和尚和何岸生两人,但是了解齐地沿岸海域的人一个都没有,木和尚和何岸生打过好几场水战,所以只能指望他们两人来操练培养航海的水军和水手了。</p>
而王洵现在拿下了整个巨野泽,这个大湖正好可以让他们两人先练练手,然后再到海上去,不然造出来可以在内河航行的船只,直接到海上航行,怕是被一个海浪就掀翻了。</p>
造船方面王洵倒是早就了解过,齐地一带毕竟是靠近海边的地方,会造大船的工匠也有,甚至即墨一带的平民里也有许多造船良匠和有航海的经验的水手,王洵手下的楚丘令周肃,其家祖上就是海商,后来天下动乱海商基本就没有什么生意了,他父亲这才搬迁到有运河经过宋州为商的,所以周肃这人对造船和海航也略知一二。</p>
侍卫们在即墨驻军的引路下,护卫着王洵以及诸位将领,骑马走过几个海边几处帮官府煮盐的盐场,官府派驻场里的官差纷纷到门口恭迎,虽然他们知道王洵不会停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