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蒙仲与赵王何二(第3/3页)

作品:《战国大司马

不可否认,这的确是正确的主张,毕竟齐国现如今已经被赵国打趴下了,赵国的敌人就只有秦国,只要击败秦国,赵国就能称霸中原。</p>

于是蒙仲又问道:“君上,以您看来,赵国若与秦国争战,有几分胜算?”</p>

听闻此言,赵王何陷入了沉思,半响后这才说道:“大概……三成吧?”</p>

蒙仲略有些意外地看了眼赵王何,好奇说道:“失去的两成胜算是?”</p>

“秦国的「军功爵制」。”赵王何正色说道。</p>

蒙仲点了点头,他认为,在刨除掉邦交方面的因此,单单比较秦国与赵国自身的强弱,秦国的军功爵制,确实是赵国无法匹敌的。</p>

兼之重赏、重罚的军功爵制,使得秦国的士卒个个悍不畏死,以至于就沿用李悝法的魏国,都被秦国打喘不过气来,更何况是赵国呢?</p>

要知道,李悝变法后的魏国,与商鞅变法后的秦国,都摆脱了“世卿世袭世禄”带来的隐患,使国家能集中大量的土地与金钱,用于军队。</p>

可即便如此,魏国的军队还是很难击败秦国军队,一方面有将领的关系,而另一方面,则是相关制度的面向性——魏国武卒的制度,只是针对魏国一部分士卒,也就是精锐军队;而秦国军功爵制,却是面向全部秦国士卒甚至是平民、奴隶。</p>

一个秦人打不过魏武卒,那么十个呢?</p>

在军功爵制下,秦国有着源源不断的兵源,所有的秦卒,作战士气与勇悍程度基本上是差不多的,而魏国的魏武卒,却不能代表魏国所有的军队。</p>

这就导致魏武卒虽然单个能力优秀于秦卒,但就整体而言,却无法彻底击败秦军。</p>

除非魏国将所有的军队都打造成魏武卒——但这个花费,相信是魏国也承受不起的。</p>

既然连魏国都难以抗衡秦国,赵国的制度就更不必多说了。</p>

继魏相李悝变法后,齐相邹忌、韩相申不害、楚相吴起等纷纷在本国施行改革,罢黜礼制,确定法制,废除“世卿世袭世禄”,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唯独赵国,至今都没有施行这方面相关改革——虽然赵主父推行了胡服骑射改革,但这项革新,并没有涉及到“世卿世袭世禄”的根本问题。</p>

“……臣觉得,法令制度落后于当世,这或许才是赵国不敌于秦国的最大原因。”</p>

蒙仲故意引导着话题。</p>

“卿的意思是……变法?”</p>

赵王何愣了愣,旋即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继而深深看了一眼蒙仲。</p>

那目光,让蒙仲隐隐有种错觉。</p>

仿佛,对面并非是一位素来养尊处优、且仅仅只有十六岁的少年。</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