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回国(第2/3页)
作品:《战国大司马》跟随魏王遫来到宫内的大殿后,太子魏圉、公子无忌以及翟章、田文等人,亦纷纷已乘坐马车回到了王宫。</p>
众人集聚于宫殿之内,先听蒙仲回报此次讨伐秦国的结果——这只是一个例行公事,毕竟这个结果,魏国的君臣其实早就已经得知了。</p>
汇报,或者说向魏王遫覆命,主要分两个方面。</p>
其一,即肯定这次伐秦之战的完全胜利。</p>
其二,表述与秦国的最终交涉结果,即秦国承认战败,割地求和等等。</p>
在此之后,蒙仲遵照与秦国的约定,当面向魏王遫请辞河东守的职位,并按照习俗,他再次推荐公孙竖出任河东守。</p>
说实话,公孙竖其实并不算一个最合适的人选,因为这位老将其实不太擅长打仗,蒙仲真正想要推荐的,其实是晋鄙。</p>
晋鄙出身河东军一系,作战又凶猛果敢,在前段时间蒙仲与公孙竖商量时,后者也认为晋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p>
但晋鄙那小子太年轻了,打仗过于鲁莽,因此蒙仲与公孙竖商量后准备再磨砺这小子几年,至少要让那小子懂得运用计谋,而不是每次都蛮干。</p>
而对于蒙仲请辞河东守这件事,魏王遫虽然感到可惜,但最终也是认可了。</p>
不得不说,这回魏王遫真是吓了一跳,当初他听取翟章的建议,任命蒙仲为河东守,其实原本就是想吓唬一下秦国,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吓唬的效果太好了,吓得秦国如临大敌,直接把原本都准备与魏国和谈的秦国,生生给吓唬地决定跟魏国打一场鱼死网破的倾国之战,为的就是让魏王收回成命,把蒙仲调到其他地方去。</p>
而相比较魏王遫的心有余悸,国相田文的心情,其实更加复杂。</p>
当初翟章推荐蒙仲接任公孙竖成为河东守时,田文于情于理都没办法阻止,于是只好说服自己默许了翟章的建议,可他也没想到,最后还是他最憎恨的秦国,帮助他把蒙仲的河东守之职给撸掉了……</p>
这是好事么?</p>
当然不是!</p>
连秦国都畏惧蒙仲,不敢让其担任河东守,不惜割让二百余里土地,要求魏国撤掉蒙仲的河东守职位,这件事对蒙仲的威望与声誉是何等的增益?</p>
反正,这次蒙仲最终没坐上河东守的职位,田文是一点都笑不出来,他宁可蒙仲坐上河东守的位置,都不会希望蒙仲以这种方式被‘罢免’。</p>
但就像之前所说的,此时的田文,已经完全无法压制蒙仲了。</p>
随后,待蒙仲向魏王遫覆命完毕后,大司马翟章代为表述蒙仲的功绩,旋即,魏王遫册封蒙仲为‘侯’。</p>
侯,侯爵,这已经是位极人臣的爵位了,并且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册封的,比如卫国,其君主的爵位仅仅只是‘伯’,比侯爵还低几个档次,怎么封?</p>
当今中原各国,也只有那些君主称王的国家,才能名正言顺地册封臣子为侯。</p>
郾城君蒙仲,从今日起就得称作郾候。</p>
此事完毕后,王宫内准备当晚的庆功宴席,而郾侯蒙仲,则被段干崇、田黯等人拉到了段干氏的府邸上。</p>
在乘坐马车返回段干氏府上的途中,蒙仲如释重负地对段干寅笑道:“叔父历年支援我无数财帛与战马,今日小侄终于能够回报段干氏……”</p>
“哈哈哈哈。”段干寅哈哈大笑。</p>
不得不说,当初段干寅援助给蒙仲、援助给方城许许多多的资金与战马,包括一些方城军需要的武器装备,方城军能在短短几年内形成战力,段干氏、田氏(田黯一支)、西河儒家着实是功不可没。</p>
当然,这也不是无偿的,段干寅资助蒙仲的原因,抛开蒙仲乃孟轲弟子这件事不谈,他其实也是希望蒙仲日后能帮助他魏国夺回西河,从秦国手中夺回那片当年他段干氏为魏国牧**那片土地。</p>
本来段干寅也没指望蒙仲近几年就办到这件事,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仅仅只是四五年的工夫,蒙仲就帮助他魏国夺回了西河郡——虽然夺回的西河郡并不完全,但段干寅已经足够满意了。</p>
这不,当时在旁田黯调侃:“此次阿仲如此威武,从秦国手中夺回二百余里西河土地,让你段干氏能重返祖先牧马之地,段干兄你就不表示一下?”</p>
一听这话,段干寅十分豪迈地伸出两根手指:“当然要有所表示!为叔愿资助方城两万匹战马!如何?”</p>
还别说,这个数目着实惊住了蒙仲与田黯,二人都有些怀疑段干寅是不是过于高兴而糊涂了。</p>
要知道能作为战**,必然是最优秀的上等马,然而两万匹上等战马……别说段干氏一族,集魏国举国之力能否办到都两说。</p>
可能是注意到了蒙仲与田黯古怪的表情,段干寅气笑道:“老夫又没说一次交付,五到十年之内吧。”</p>
五到十年,这还差不多。</p>
蒙仲与田黯相视点点头:这老头总算还没糊涂。</p>
随后,段干寅与田黯又与蒙仲聊了些有关于宋国的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