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损益连弩(第1/3页)
作品:《三国之帝国崛起》这日一早就有人来报:“马钧求见。”</p>
郑啸一听马钧来了,还是一大早就来。定然是这小子又研究出来什么好东西了:“让他进来。”</p>
马钧进来,却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也把郑啸看的直乐,这小子,定然又是通宵达旦的改良什么东西了。</p>
“德衡,做学问也要注意身体啊,不要太过劳累了。”</p>
“不打紧的,主公,前些日子您让我研究的连弩,有所成就了。”</p>
一听连弩的研究有了进展,好啊。一直以来,郑啸军中的弩手让敌人闻风丧胆,郑啸就想着研究连弩。</p>
只是这连弩,虽然能连射。但是射程和威力上就和军中普遍装备的秦弩差的很远了,郑啸让马钧领头研究,看能不能做出突破。</p>
不成想真的研究出来了,很好,很不错。</p>
“好,不愧是德衡,你从没叫我失望过。”</p>
“主公,这次损益连弩的研制也是您的功劳。钧不敢居功。”</p>
“我?我又没有参与研究,怎么会是我的功劳呢?德衡,你也学会拍马屁了啊。”</p>
“不,我说的是实话。这次损益连弩能有所成就,多亏了一个人。此人是墨家中人,姓黄名恪字信隽。没有他的启发与帮助,这损益连弩能不能弄出来就很难说。这黄恪是主公您开百家之风才来长安的,所以我说主公您的功劳最大。”</p>
开百家果然有好处,虽然一样有隐患。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好了,不要歌功颂德了,说正题,这连弩情况如何?”</p>
“连弩实物就在外面,请主公取来一观看。”</p>
郑啸吩咐人讲连弩取来,全弩长约三尺(70厘米)左右,箭匣中可装十箭,长八寸,有机关,可以随意调整一次连续不断的发射多少支。</p>
“不错。德衡,这连弩的射程和威力如何?”</p>
“这连弩采取的是全铁箭矢和无羽箭矢两种。全铁箭矢射程约六十步,三十步内可贯穿盔甲,精准度较高。而无羽木矢较远,抛射可以达到一百三十步,但是没有多少威力。”</p>
郑啸皱皱眉头,没有箭羽,那射击的精度根本就无法保证,箭尾上的羽毛是保持箭支在飞行中平衡的。抛射的威力又不大,那这无羽箭矢岂不是只能近**。</p>
“这近射的无羽木矢威力如何?”</p>
“依然比铁矢差很多。”</p>
郑啸摆弄了几下连弩。心中寻思,这木矢射程远些,造价便宜,但是威力不好。铁矢威力大,可是射程近,造价也很贵。还真是各有所长啊,该如何取舍呢?</p>
“若是一次十支箭矢全射出去,需要多长时间?”</p>
“大约三息之间。”</p>
射程虽然近,但是速度快。可以想象,近距离遭到这连弩的射击,简直就是暴雨一样,谁能挡得住啊。</p>
“还能改进吗?”</p>
“现在这个连弩已经可以使用,只是造价比较高。我在研究一下,还有提高的潜力的。”</p>
“那你继续研究,现在我先制造一批,检验一下这连弩的实战效果。继续提高其作战能力,就全靠你了。”</p>
“定然全力以赴。”</p>
郑啸决心使用全铁矢,贵一点就贵一点。这个铁矢的生产对自己的匠造坊完全不是问题。根据典籍,郑啸现在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匠造坊,已经初具大秦时代的规模了。</p>
而箭矢也逐渐改成三棱箭头了,现在使用的扁平箭头,还是会到比较大的风的影响。而三棱箭头却是飞行最稳定的,有了这些的列装,自己的军队在讨伐中原的时候更是如虎添翼了。</p>
至于现在的连弩嘛,先制造一批,放到典韦的特种部队手中,让他们试验一下这连弩在实战中的效果。反正他那边还要辅助平定蛮人的叛乱。</p>
心情大好的郑啸随和马钧一起在院中试验连弩,效果还是很让郑啸满意的。吩咐马钧继续完善。</p>
眼角一扫,却发现祝融卉的身影。这小妞向后院去做什么?郑啸也向后院走去,看看这小妞到底要做什么。</p>
走近一看,却是祝融卉在和蔡文姬讨论刺绣。郑啸当场睁圆了眼睛,她学刺绣?这大大咧咧的蛮人姑娘会想着学刺绣?郑啸好像看到了当初**那些特种部队的彪形大汉读书一样………………</p>
见到郑啸来了,蔡文姬起身行礼。祝融卉也恢复了她大大咧咧的本色:“大将军,和我爹他们谈的如何?”</p>
“一切都谈妥了,你可以放心了。”</p>
“那我呢?你什么时间娶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