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巨大丰收(第1/3页)

作品:《三国之帝国崛起

不说积县这里的大战,张飞领军疾奔而回。现在宜城那边已经开战了,听说关羽抵挡的颇为辛苦。而建平郡也是频频告急,那里根本挡不住高礼的大军。</p>

若不是因为这水路难走,张飞都想全军从水路而回,那样速度会快的多。但是这是那里,是三峡。</p>

这个时候的三峡可不是现在的三峡,现在的三峡水流平缓,可以随意行船。那时候的三峡水流湍急、航道曲折、怪石林立、滩多水急、以行舟惊险而闻名。或许一些熟悉的老船工可以驾船过三峡,但是张飞没有这个胆量,这可是大军,不是儿戏,一旦在三峡中遇险,损失太大了。</p>

小船还好些,可运兵船都是大船。风险太大了,实在没有必要冒这个险。张飞也相信,高礼不是他的对手,他可以从容的收拾了高礼,在去构筑防线,抵御马超的进犯军队。</p>

关羽现在虽然不紧张,但是也颇为踌躇,宜城这里已经被攻击很久了。虽然还顶得住,可他害怕的不是秦军的步军,而是水军,他已经得到消息,秦军水军有大量舰船沿着汉水下去了,一旦这些船只运载着大量军队,直杀江陵,那他该如何是好?</p>

守卫宜城,就是为了江陵的北部的防御,若敌人绕开了宜城,直接去了江陵,他将陷入被动了。虽然这样的可能性很小,但关羽还是派人送去了消息,请江陵小心防备。</p>

南方的战争如火如荼,北方大地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秋收了,今年没有什么大的天灾人祸,收成本就不错,更不要说现在许多种植了红薯土豆的百姓们,更是做梦都在笑了。</p>

为什么?因为皇帝陛下命令他们种植的土豆与红薯给他们带来了不可想象的收成,当初嬴啸下令的时候,百姓们普遍对这没有见过的东西报以怀疑的态度,很多人都没有怎么上心,只有嬴啸的佃户们对皇帝的旨意很在乎。因为嬴啸不但是帝国的皇帝陛下,更是他们的这些佃户的主家…………</p>

可随着丰收,所有人都惊讶了。在次等的田地中,土豆与红薯的收成也达到了千斤,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尤其是嬴啸的一些佃户们,更是无条件的信任嬴啸,在上等的好田中种植,照顾这些庄稼也很是上心。</p>

事实证明,他们的辛苦没有白费。据说最高的产量已经达到了亩产一千七百余斤,这可是相当与平时八亩的产量啊,开玩笑。这些一下,让那些没有好好种植土豆红薯的农人可是个后悔啊。</p>

长安作为帝都,附近的百姓受到的影响最大,几个汉子在忙完一天的收获,晚上凑在一起喝酒聊天,这在以前可是个奢侈的事情。</p>

“我说,老周。你家今年大约能收多少?”</p>

“我不知道,这段时间才收了一半。我家只有三十亩地,我种了五亩的土豆,五亩的红薯。可看这样子,就这两东西就能收获上万斤,比其他二十亩地的收成加一起还多好多。今年可不怕自己会饿肚子了。”</p>

旁边一个汉人一巴掌派到他肩膀上:“你老周会饿肚子?谁信。你家那媳妇贤惠啊,四里八乡的谁不眼热。不过说起来,你老周当初咋就这么上心?我可是后悔啊,就种了一亩地的红薯,现在看看吃亏大了。”</p>

“我……我。”老周却红了脸,不知道是酒喝多了还是怎么回事,就是不说。</p>

在旁人的催促下,他才说:“这些是俺家婆娘让弄的,我当初也害怕这新鲜玩意长不好,十亩地啊,我可是捏了一把冷汗,要是这东西长不好,今年我家可够呛了。可俺婆娘说,你个孬货,陛下的旨意你敢违抗?那可是咱们主家,在说,陛下什么时候亏待过我们,听陛下的,准没错。我拗不过她,也就这么种上了。”</p>

众人皆是一片啧啧之声,夸奖老周娶了个好媳妇。自家婆娘咋就没这眼光啊。上万斤啊,那是什么概念,足够老周家一家五口人天天放开了吃的。现在很多农民由于收成的关系,农闲时候吃稀饭,农忙时才吃干饭。虽然嬴啸在大力改善百姓的生活,但是这也不是朝夕间就能完成的事情。</p>

相比较前些年,有太平日子过,有口饭吃,已经是好的不能在好的生活了。现在因为土豆和红薯的出现,天天都能吃饱饭就在也不是梦了。</p>

“唉……我可听说了,当初陛下为了找两样东西,那可是死了好几万士兵,损失了几千条船呢。这家伙,果然值得陛下上心。”</p>

“废话,要不怎么人家是皇帝呢,眼光就是好。别说,有了这两样东西,只要好好干活,总能吃饱饭不是。以前的日子可是受够了,饥一顿饱一顿的。要是早几年我从豫州搬过来,我家那几个娃子也就不会饿死了…………”</p>

说到伤心事,大家也都沉默了,前些年历经战乱,谁家没人饿死,谁家没人受灾啊。</p>

“得了,别说这些不痛快的事了。小山子,你现在的日子不也挺好嘛,这些年家里没人饿死吧。自从到了陛下这里,我家总算过上了太平日子。就是那些**的草原蛮子,上次我家兄弟几个都战死了,留下一大堆孩子,我看着真是心酸。”</p>

“呵呵,四狗子,你还别说别人,你家战死了三个兄弟,就剩下你了,可你现在是啥日子,陛下赏赐了你家整整一百亩地,还都是好地,要说在座的哥几个,就你家最有家底了。说说,你家今年能收多少粮?”</p>

“这个,我也算不上来了…………回家我问下二小子。”四狗子一副委屈样子,他是大老粗,很多事情是靠自己侄子来计算的,要说自己侄子可比他强,进了学宫读书识字,虽然才九岁,但是比他这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强多了。</p>

在众人的哄笑声中,一碗碗酒也下了肚子。好日子就要到了,人要向前看嘛。</p>

“四狗子现在可是有钱人啊,上次我看了你家的奴隶,他们给你耕地很规矩啊。你小子,厉害,你家很快就算的上是大户了。”</p>

“我可没钱,这些奴隶都是官府赏赐的。我家上次战死的人多,乡老那边怕我家有地种不过来,专门向官府申请佃户,可是现在申请不到佃户,最后官府给赏赐了两个奴隶,给我家耕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