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周瑜的叹息(第3/3页)
作品:《三国之帝国崛起》在周瑜的调度指挥之下,虽然秦军兵力多,但是周瑜军一样占据着上风。可惜实力的巨大差异让周瑜也不得不吞下苦果,秦军源源不断,而他的士兵却是不足使用。水军的训练也是很费工夫,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合格的水军的。</p>
周瑜军败了,退回了水寨。雷铜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总算挽回了面子,同时将周瑜水军压在江俞县,水路不会在遭受到威胁了。不过这周瑜也确实难缠,自己占据这么大的优势,还是不能吃掉周瑜水军的主力。</p>
只是现在既然周瑜缩回去了,他也就没有在追击。攻击水寨很麻烦,他现在也需要休整。周瑜的损失巨大,他的损失也不小。两支水军也在江俞县的江面上对峙了起来,各自修建水寨,防备敌人。而雷铜打算休整好了,在换个地方让这些仆从军登陆,一直到将周瑜的舰队拖死为止。</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现在的情况是,他耗的起,周瑜耗不起。论战场上的调动,战机的捕捉,他的确不如周瑜,但是他的优势就是,船只性能好,军力比周瑜强大的多。</p>
随着水军之间展开大战,利川一线的气氛一下紧张了起来,庞德的大军频频出动,和孙策军进行小规模战斗,摸着孙策军的虚实。</p>
在嬴啸接到雷铜的战报后,也是无语,看来这铁球不好用啊。难道这东西一定要火炮发射才可以?他亲自翻阅老爹留下的书籍,可依然没有找到这**。火药,火药到底是什么东西?老爹为什么没有留下具体的配方呢?难道是他的疏忽,不可能吧。</p>
这可是嬴啸冤枉他老爹了,不是他老爹不想留下火药的具体配方,而是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火药的具体配方。只留下了硫磺木炭硝石按一定比例做出来的东西叫做火药。他老爹穿越的时候可没有带百科全书过来,只能按照记忆留下这么个东西了。</p>
嬴啸也连续召来田丰,贾诩,郭嘉这些他看来最为见闻广博的人问起这个事情。几个人能都是摇头,没听说过火药这种威力巨大的东西。</p>
不过田丰最后也说了:“既然是先帝留下的,那么我们不妨去研究。先帝见识高远,无人能及。而这火药用处巨大,端的是一等一的利器啊。”</p>
嬴啸也无奈了,不过总算知道了方向,让人去研究就好了。不过嬴啸自己很不喜欢那些炼丹方士,而最熟悉这些东西的,恰恰又是这些炼丹方士。贾诩看嬴啸的脸色,也是明白嬴啸的想法,主动揽下了这个责任。</p>
御史大夫作为三公之一,地位崇高,他要找几个炼丹方士还不容易。别人只以为贾诩也想炼制丹药而已,也没有什么人注意这个事情,而嬴啸也就任由贾诩去折腾,他要处理的事情多着呢。</p>
去交州南的考察人员的奏折也上来了,这里适合水稻的生产,而且最重要的是,这里冬天也不冷,符合水稻的生长环境,在这里耕种,一年可以种两季的水稻。这可是很大的收获啊。</p>
同时,这里靠海。可以兴建许多码头,海船可以沿着近海,将生产出来的稻米运到帝国沿海所有的地方。因为这两个便利,嬴啸也在考虑了,这里也是个生产粮食的好地方。可以展开大规模的奴隶屯田。</p>
而随着三韩的战事,无数三韩人被抓捕成了奴隶,刚好将他们送到这里来,进行屯田,生产稻米。在和田丰,高顺两人商议了一下,认为此事可行后。大量的农家人员与新征召的护军也开始向交州南三郡启程。</p>
为了这个屯田,嬴啸也新增加了一个官职,屯田校尉。以校尉之名,行将军之实。现在扬州的屯田校尉由十九岁的太史亨担任。太史亨是太史慈的儿子,他老子可是嬴啸的爱将。他头上有这个光环,自然也受到提拔。</p>
一个校尉而已,普通校尉只有一营人马,一千五百人。太史亨也一样,虽然直属他的只有一千五百人。但是吴郡屯田大营的人马却都受他统合,其他各营的校尉都是他的下属。一个校尉而已,却掌管着六千士兵,以及超过八万之数的奴隶,更不要说还有一些文职人员和监工。</p>
太史亨以小小年级,却掌握着接近九万人的生死,若不是他老子是太史慈,那也是想也别想了…………</p>
而交州南三郡,因为居民很少(都被屠杀光了)。土地是多了去了,现在嬴啸准备在这里安置一个新的屯田大营,那自然是毫无困难。新上任的交州刺史高览也是忙碌了起来。因为这些屯田军虽然有屯田校尉专门管辖,可也是他手下的兵了。而政务嘛,那是交趾郡郡守简真和交州别驾刘巴操心的事情了。</p>
后方在大规模的运输奴隶,前方的庞德也准备发动对孙策的大战了。</p>
-----------分割线</p>
三国时代没有火药,而民间的爆竹一说,原来最早是燃烧竹子,发出声响。而后来才用火药制造爆竹。(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