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无惧无畏(第1/3页)

作品:《三国之帝国崛起

天竺这里的两位大师在刘巴的掌握中开始了互相的斗争,却也让刘巴成功的稳定了统治。逐步发展他的政策,对天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p>

天竺历经战乱,奴隶们也渴望和平,他们虽然没有什么人权,可也不想死啊。尤其在在刘巴发展了一些仆从军让他们有了脱离奴隶籍的希望后,这些人变得更好统治了。</p>

而刘巴统治住了两位佛教的头目,让整个佛教变成了他的统治帮凶。在天竺,佛教徒大片大片,这是一个利器。</p>

在天竺北方,魏延军队已经和安息人对上了,魏延嘴中念叨:“安息骑兵,很有名啊,今日总算能见识见识了。”</p>

回头问到:“安息人有多少?是什么人带队?”</p>

“大约有四万人,是安息的贵族艾伯塔。此人是安息国有名的战将,参与了几次与罗**大战。”</p>

“名将?哈哈,好,名将来的才有意思,让本将看看他是怎么个名将法。吩咐下去,全军休息。张戈,这个艾伯塔有什么特点?”</p>

“启禀将军,我们得到的信息太少,现在只能分析出,此人是一个骑兵狂热者。他麾下的安息骑兵也是很有名的。”</p>

“骑兵?在我大秦的骑兵面前,别的骑兵还想称雄?可惜本将军中骑兵不够,只有九千人。”</p>

“安息人有骑兵两万,尤其是这个艾伯塔,有一支奴隶骑兵非常有名。据说很能打恶仗,曾经用一千人击破了罗马五千人的方阵。”</p>

“罗**方阵可是很得陛下重视的,必然是有他的优势的,居然被一千人击破。有打头,他有多少奴隶骑兵?”</p>

“只有三千,奴隶毕竟是底层人物,可以说是敢死队。安息贵族也是不屑他们做主力的,起真正的主力还是贵族子弟组成的重骑兵。”</p>

“安息的重骑兵?**,还不如他们的轻骑兵。这些轻骑兵才是大患,派出斥候,一定要摸清楚他们的底细。”</p>

“将军,我们是他们的两倍多,怕什么?直接杀过去就是了。”旁边一个偏将请战了。</p>

魏延却摇头:“敌情不明,不能轻举妄动。人数,战争可不是只有人数,你们都谨慎一点。上面专门交代过,这安息轻骑兵的回首射很厉害,这里地势平缓,有利骑兵发挥,我军骑兵太少,不足与敌人抗衡,贸然出击要吃亏的。”</p>

“那我们不是没的打了?我们才九千骑兵啊。”</p>

“九千怎么了?将军,末将请战,我们大秦的骑兵,一个顶得上安息人的十个。不将安息人击破,末将提头来见。”</p>

在魏延麾下久了,都和魏延一样天不怕地不怕。可魏延却不能这样:“军令已下,岂能更改?能回去好好准备,走了这么远的路,你们这些**不累,本将还累呢。都滚回去,小心被安息人突袭了。”</p>

魏延将将领都赶回去布防,自己却在思考了,这里确实不利自己。大秦骑兵的战术他是了然于心,在这样的平原之上,轻骑可以拖死步兵。虽然秦军的弩占据优势,可在灵活的骑兵战术之下,很难应对。</p>

在没有探明所有一切之前,是不能主动出击的。自己占据优势,没必要冒险。真是的,这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就是不好打,语言不通,细作也不好派。斥候的侦查只是一方面,而军中会安息语的人太少了。</p>

在魏延在这里稳扎稳打,与安息人对峙的时候,陈登也踏上了去安息帝国首都斯宾的道路。而原都城番兜更有意思,这个番兜是音译,其意思是“百门之城”,寓意其伟大。与安息国王阿尔班达自称“万王之王”一样,安息人的狂妄可见一斑。</p>

而现在安息国内也不是一团和气,若不是因为正在与罗马开战,他们自己怕是也不会太平。安息王只是名义上的王,其中许多自治城邦、贵族领地、行省所组合而成的**集合体。在地方上,还是这些贵族自己说的算的。只是他们对外却很齐心,一直在与罗马作战,国内才得以长时间稳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