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混乱的时局(第2/3页)

作品:《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令尹芈梁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口气,回道:“臣以为王上若要救之也不能从郢都抽调兵力。眼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令淮水以北的各城集结青壮,坚壁清野,给魏军以杀伤,以期魏军经不住巨大伤亡而主动放弃。安平侯则负责策应,但万万不可轻易与魏军主力接战。王上再派遣一重臣前去游说韩国,若能令韩国出兵,淮泗之地可保矣!”</p>

楚王听后不语,这个想法稍微有些一厢情愿了。魏国大军已经进入楚境,兵分数路,淮水以北的楚国城邑现在征调大军怕是已经来不及了。如果自己不能尽快派兵增援的话,也许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之内,颍水和泗水之间的区域就将易主了。不过,请韩国出兵倒是可以值得考虑,唯一担心的就是楚国拿什么来打动韩国,让韩国和近在咫尺的魏国反目成仇呢?!</p>

“左徒以为丞相之见如何?”楚王向黄歇征求意见道。</p>

当时,苏厉游说自己,要求楚国割地,换取齐、楚两国结盟伐魏,这遭到了黄歇的反对。黄歇对自己耳语的那一番话自己可是记得清清楚,只是没想到,齐国会变卦这么快,根本不给楚国反应的时间,就直接倒向了魏国。</p>

黄歇恭敬地说道:“眼下,齐国北面与燕国为盟,抗赵。南面与魏国为盟,伐楚。可谓左右逢源矣!然齐国虽大,但也禁不起两面开战,因此必有侧重。臣听闻齐国的上大夫貂勃曾守莒城六年而不失于燕,可谓齐国仅次于田单的骁将!如今田单去职,貂勃北上河西。所以,臣以为,至少眼下,齐国的重心是摆在北面,至于后面会不会变化,当视情况而定!”</p>

稍微一停顿,让众人消化自己所说的内容,黄歇继续说道:“据臣估计,因为安平侯的大军在郯城以南数十里,挡住了齐军南下的道路,齐国的打算应该是让魏军和我们楚军相互消耗,等两败俱伤之际,再发大兵攻打我们楚国。因此,臣的看法和令尹大人的看法一致,那就是魏国是我们楚国当前的最大敌人!楚之患在于魏而非齐!”</p>

“如今赵国和齐国鏖战,齐国欲要伐我楚国,臣以为王上大可令人北上邯郸,向赵国求援。赵国若是派一偏师南下魏国,魏国必然惶恐。魏军既退,我们楚军也好专心攻打齐国,帮忙分散齐军的兵力,缓解赵军的压力。此乃对赵、楚两国皆是有利的事情!想必赵国不会拒绝!”</p>

楚王连连点头,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层呢?!赵国和魏国眼下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齐国。魏国既然敢帮助齐国来攻打自己,那就是齐国那一伙的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赵国肯定会懂这个道理,这就是楚国可以利用的机会。仔细计较的话,赵国的山东(太行山以东)可是一个盟友都没有,如果合适的话,赵、楚两国倒是可以结盟。</p>

当然,前提是韩国对自己不理不睬。如果韩国不肯救援自己的话,那楚国唯一可选的外力就是赵国了。毕竟,韩国距离楚国实在太近了,对中原的影响力也是远远强过赵国。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楚王也不想得罪韩国。</p>

“左徒的计划不错,寡人以为,向韩国和赵国求援都是应该的,否则,只向一个国家求援,万一对方不答应的话,会耽搁太多的时间。淮水以北,我们楚国可是坚持不了多久啊!”楚王慨叹道。</p>

“王上圣明!”群臣齐声说道,言语间也是稍微松了口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