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说客之选(第3/3页)

作品:《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无论怎么看,上大夫段干崇都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论地位,他是魏国的上大夫,是魏王的心腹大臣;论远近,他不是魏国的宗室,韩国多半也不会拿他作为要挟,甚至因为他出使过韩国,和韩国上下都打过交道,算是有些交情;论才智,他本就以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著称,又有急智。从这三点看,他是最适合的人选!</p>

但问题是,段干崇太爱惜自己的性命和权贵,不想冒险。成功了,他已经贵为魏国上大夫,再往上就是封君了,在魏国这种非宗室极难封君的国家,自己哪怕是让韩国同意魏国的求和,也太难了。失败了,要么被软禁要么灰溜溜的回大梁,对段干崇更是没有半分好处。</p>

但当整个大殿的目光都集中在段干崇身上的时候,段干崇深刻地意识到,什么叫芒刺在背,什么叫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段干崇知道,自己越是在这种关键的时刻,越是不能认怂,不能辜负魏王的信任。否则,魏国若是逃过此劫,魏王秋后算账的话,自己绝对是在魏国步步维艰。伴君如伴虎的道理纵观数千年,皆是如此。爱之越深,责之越切。地位越高,担当越大。段干崇现在有些后悔,自己之前的风头出的有点大了!</p>

就在段干崇犹豫再三,直起身子想要应承下来的时候,一个声音更早地出现——“臣愿代王上走一遭!刺探韩国虚实!”</p>

众人看时,却是发现声音的主人乃是中大夫缩高!</p>

段干崇心里大松了口气,但也表露出一股视死如归的表情,紧随其后说道:“臣亦愿意代王上出使韩营,说服韩王退兵!”</p>

魏王一时之间犯了难,原本自己是属意让上大夫段干崇代自己走一遭,毕竟他是魏国仅次于信陵君的大臣,可以展示魏国的诚意!但中大夫缩高却是先开了口,自己又不能对缩高说,“你地位太低,还是让段大夫代寡人去吧!”这样会寒了群臣的心。</p>

看到魏王求助似的的目光,信陵君知道了魏王的为难。看来,魏王是担心缩高的身份有些低,性子呢也有些执拗,会坏了魏王的大事。和缩高相比,上大夫段干崇无疑更加合适些。不仅仅是因为段干崇是仅次于自己的魏国高官,也是因为段干崇处事圆滑。即使议和不成功,也不会惹恼了韩国。但信陵君对此也是有不同的看法。如今韩国大军压境,韩王亲自率领大军包围了大梁城,所图必然不小。依照段干崇那种爱惜自己性命的性格,很有可能会步步退让,保全不了魏国的气节。如果是缩高出使的话,必定是有理有据,让韩国心生忌惮,反而效果更佳!</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