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计定(第2/3页)
作品:《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楚王连连点头,郢都的兵力多了,自己也安心。说到底,黄歇的计策是挤出两万大军北上蓝田,对郢都的防务其实没有影响!楚王自然愿意用蓝田来拖一下韩军的速度,当即应允。</p>
昭文这才意识到,转了一个圈,黄歇的想法其实和令尹芈梁如出一辙,都是要救援蓝田。不同于芈梁,黄歇还打消了楚王的疑虑,顿时有上当的感觉。</p>
未等昭文反对,黄歇意味深长地望了眼昭文,说道:“三闾大夫提出向景阳将军、安平侯求援的建议,臣深以为然。向齐国施压更是妙计!不过,这个计策若要奏效,非一月之功不可。所以臣以为,向蓝田派遣援军更是很有必要。”</p>
“三万大军都于事无补,这两万大军怕是更难解蓝田之围吧?”昭文阴阳怪气地说道。</p>
黄歇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三闾大夫,我可从来没说要解蓝田之围!”</p>
“你!”昭文顿时语塞,意识到自己被戏耍了,但在朝堂之上,又不好反唇相讥,当即冷哼一声,不以为然地说道:“那这两万大军北上又有何用?”</p>
楚王也是好奇地望向黄歇,心里已经断定,黄歇绝不是简单的声援,否则,绝不至于此。黄歇望了眼群臣,不急不忙地说道:“敢问诸位大臣,郢都距离蓝田不过两百里之遥,可如今并未有韩军南下,这是为何?”</p>
群臣纳闷黄歇怎么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当即有人嘟囔道:“左徒大人为何有此疑问,韩军没有南下自然是因为没有攻克蓝田,担心被切断归路啊!”</p>
黄歇笑着点了点头,赞许道:“蓝田未破,韩军故不敢南下进犯郢都尔!不北上派遣援军,蓝田不能久守矣!诸位大臣可能认为,区区两万大军于事无补,可臣有一计,可令韩军攻势放缓,为景阳将军、安平侯回师争取时间!”</p>
“爱卿有何妙计?”楚王不由自主地前倾身子,大喜道。</p>
“臣不敢言!”黄歇长揖不起。</p>
楚王的眉毛皱了起来,大臣们则是极其纳闷!这是一个好主意啊!能够延缓韩军攻势的主意都是好主意!怎么看黄歇的架势反而觉得有罪呢!</p>
“寡人恕爱卿无罪!爱卿尽管放心说出来就是!”楚王大手一挥,静侯黄歇的高见!</p>
黄歇这才起身说道:“臣之计有损王上威望,盖因其乃诈降之计!”</p>
“诈降?”群臣们心里直犯嘀咕,也明白黄歇方才为何如此态度了!一些原本觉得韩军犯境楚国除了投降别无他路的大臣们的心思更是开始活跃起来!这个计策其实就是真戏假作嘛!</p>
“韩国会相信吗?”楚王不确定地问道。</p>
黄歇一脸坚定地说道:“所以,王上需要派出一位心腹大臣手持国书前往韩军大营,以此来表明楚国求和的心意!”</p>
“这个计策若是被韩军识破,那这个大臣可就危险了啊!”楚王担忧的说道。国书自己当然可以给,但出使韩军大营的使者可是九死一生的活计!如黄歇所言,诈降肯定可以争取一定的时间。但能够争取多久,全看使者的演技。等韩军意识到这是楚国的缓兵之计后,再如何有休养,多半也会恼羞成怒,拿使者来泄愤!</p>
“臣愿意替王上出使韩军大营,为援军回师郢都争取时间!”黄歇一脸坚毅地下跪请求。</p>
“这......”楚王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有些犹豫。</p>
其他的贵族大臣则是神情复杂地望向黄歇,这种事情,换做自己可做不出来!还是自己的小命重要!这种英雄,还是让提出这个计策的黄歇来当好了!不少睚眦必报的贵族们甚至祈祷黄歇最好一去不返,折在韩军大营!唯有令尹芈梁等少数大臣一脸钦佩地望着黄歇,有如此担当的大臣,在楚国朝堂上,算得上是一个异类了!</p>
“计划是臣提出的,臣最清楚该如何应对,求王上成全!”黄歇再言道。</p>
“苦了爱卿啊!”楚王不禁动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