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弥兵之会下(第2/3页)
作品:《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韩王并不接招,反而笑道:“蔺上卿谦虚了!如果事事皆有寡人决议,岂不是令各国君王脸上无光,传扬出去,寡人岂不是成了张扬跋扈之人?!”</p>
很明显,韩王识破了蔺相如的诡计。分定这个烫手山芋韩国坚决不愿意接,赵国不敢接,双方互相谦虚起来,不惜绑架列国诸侯,争的就是一个大义。燕、楚、秦、齐、越五国君臣们开始小声议论起来,颇有些看热闹的意思。</p>
蔺相如清楚,待会韩国若是搬出大义又或者秦、齐两国声援韩国,要赵国先表态,赵国无论如何都是要想出个计策的,而不是继续谦虚下去。否则,会被韩国紧抓着不放。趁着短暂的混乱,蔺相如将心中涌出的一个念头,迅速告知赵王,赵王显然有些犹豫,但在蔺相如坚定的眼神下,还是点头答应下来。</p>
也许是要看赵国的笑话,四周的议论声渐渐小了下来,赵王抢在韩王开口前,说道:“以寡人来看,韩国为当世第一大国,也以信义著称,何不效仿晋楚弭兵之盟,以韩国为盟长,监督天下各国弭兵。若是有人背盟,韩王只需派出一旅之师,自当令宵小臣服!”</p>
韩王听此一言,不由斟酌起来。作为盟主,监督天下各国弭兵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可以提高韩国的威望,若是自己想打压某个国家,可借此发挥。坏处则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威望,需要派出一支军队南征北战,东征西讨。而且,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不能占据他国的土地作为补偿。长此以往,损耗国力!</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赵王的建议可谓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论国力,韩国最强;论威望,韩国最令人信服;论地利,韩国占据中原,与秦、赵、齐、楚、周接壤,与燕国不过百余里的距离,唯一距离越国比较远。无论是哪个国家背盟,哪个国家向韩国求援,韩国都可以迅速出兵。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韩国被架地很高,不好推诿!</p>
楚王迅速望了眼燕王,燕王也心有灵犀地回眸楚王,两人用眼神商定,支持赵国提出的计策。韩国给三国的压力实在太大了,给韩国一个虚名,让韩国疲于奔命,损耗国力,是求之不得的!</p>
趁着韩王没有反驳,楚王迅速说道:“寡人以为,赵王之见甚是有理!韩王乃仁义之君,韩国为仁义之邦,想要令天下各国心悦诚服接受弭兵,诸国宵小不敢妄动刀兵,也只有韩国可以做到!”</p>
燕王亦是出言道:“寡人附议,愿意尊韩王为盟长,辅佐韩国以令天下弭兵!”</p>
秦、齐两国何尝不知道赵国的心思,这是把韩国架得高高的,高到韩国不好意思再起征伐之念,保全自己!有盟约为证,韩国若是妄动刀兵,就会失去人心,各国当可结盟自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