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开仓赈灾(第2/3页)

作品:《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学生一路西行,未尝见不法之事!百姓安居乐意,肯为王上效死,在乎治民以法。如今,欲要在凉州行新法,当以仁为本,以法为本,如此,可尽全功!”韩非道出了治理凉州的最终想法,这也是魏辙真正想要考校两人的地方!</p>

“何谓本?”魏辙追问道,仁与法向来是韩国宣扬的,说以之为本很是简单,但如何去做,却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清的。</p>

韩非道:“臣观秦国的法律是轻罪重罚。重刑之下,人们就不敢触犯了;而小小过失则是容易改掉的。使人们改掉容易犯的小错,不去触犯重刑,这合乎治理国家的原则。既然小错不犯,大罪也就没有了。这样一来,人们就不再犯罪了,祸乱就不会产生了。今秦法已经深入关中百姓人心,大人何不因循之?在施行的过程中,将新法多出的部分逐一施行之?例如放贷粮食。”</p>

魏辙抚掌大笑,望了李斯、韩非一眼,说道:“仁义出乎本心,两位贤侄可是怪罪本官不体恤凉州百姓?”</p>

李斯、韩非忙道:“学生不敢!”但脸上不解的神情出卖了他们的真实想法。</p>

魏辙长叹了一口气,解释了其中的缘由,道:“两位贤侄以为,是锦上添花容易还是雪中送炭容易?”</p>

李斯、韩非面面相觑,很显然,当然是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了。一个人得意的时候,亲朋好友都想来分一杯羹,沾点好处,一个人失势的时候,他的朋党恨不得撇清和他的关系,又怎么可能会襄助他呢!趋利避害乃是人性,不过,这和体恤凉州百姓有何关联?</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看对方的表情,魏辙就知道对方还没有领悟自己话里的意思,因此提点道:“如果有人穷困潦倒,你去襄助他,对方虽然承了你的恩情,但却可能以为即使没有你,也会有他人帮他渡过难过!如果对方走投无路,眼看就要饿死,你这时出面去襄助他,他却一定对你感恩戴德!”</p>

李斯、韩非恍然大悟,这个计策如果是用在兵法上,称得上是欲擒故纵了。谁都知道,今年关中的收成不好,秦国几乎把百姓家中的大部分粮食都征走了。随着秦国困守泾水以东,凉州的秦国百姓算是被抛弃了。他们难熬的日子过得越久,就越是憎恨秦国,对韩国的帮助会从一开始觉得理所当然变成感激涕零。</p>

当初,商鞅为了给新法立威,在南门立木。魏辙此举,是为了一举收服凉州十数万百姓的民心啊!其意义要远超过商鞅的立木之举。经此一事,凉州百姓尝到了新法的好处,必定对新法百般拥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