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东厢密议(第2/3页)
作品:《生于望族》柳东行想要说些什么,犹豫了一下,还是闭了嘴。在他看来,罗家二老爷和二太太对罗明敏这个次子,的确是不曾缺吃少穿,也不曾朝打暮骂的,但也不曾多关心些什么,倒有些视而不见的意味。这不是一回两回,而是从小到大,十几年来都不曾改变过。罗明敏在外漂泊四年,仅仅回过家两三次,家里却什么话也没说,这已经不是冷淡二字可以形容的了。罗明敏确实对做生意没有太大兴趣,也无心读书科考,小时候又爱四处闯祸,他的父母为此感到失望,不是不能理解的,但他还有其他才干呀?!他们为什么就认定他是个无用的纨绔了呢?!</p>
不过这些话他不能当着罗明敏的面说出来,那毕竟是对方的亲生父母。</p>
他抬眼看了看罗明敏:“过继的事暂且按下不提,你母亲想要跟顾家做亲的事,又该怎么办?虽说你母亲更希望为你弟弟说顾家的小姐,但显然顾家那位老太太不是这么想的。”</p>
罗明敏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忽然打了个冷战,眼中也带了几分惊惧:“小柳啊,不知为什么,听了你的话,还有你先前跟我说的,在顾家匪乱时的经历,你老哥我忽然觉得身上发寒呀!”</p>
柳东行有些摸不着头脑:“你发什么寒?若是你不乐意,只管促成你弟弟跟顾家的亲事,不就完了么?万没有他家姐妹俩个都要嫁你罗家兄弟的道理。”</p>
“我不是说这个!”罗明敏一脸惊恐,“你不是提过,他家长房的六小姐,长得漂亮,但脾气怪异,跟你弟弟和那位东平王世子都有些不清不楚么?我忽然想到,他家既然能在女儿遇到那种事后,为了名声将她送到家庵里,不到半年又接出来送回京中仍旧当她的大小姐,可见是极宠这个女儿的,为了她的终生大事,必然是费尽心思才是。细心想想,若是换了咱们罗家,有嫡出的小姐遇到这种事,为了她日后不被婆家轻视,必会选择低嫁!最好是有体面但又不在官场上混的人家,省得将来有好事者把事情闹出来了大家面上不好看……若顾家人是这么想的,那我们罗家岂不是……”</p>
柳东行的脸色也变得古怪起来了:“这话有道理……换了是我,也会觉得罗家是好选择的……”他抬头看向罗明敏,上上下下打量一番,郑重地点了点头,“你卖相不错,又是嫡出,还是族长的亲侄儿……若你被过继给你四叔四婶,就更好了……若顾家真把那位六小姐许给你,你一不参军,二不科举,三不执掌家族产业,却又生活富足,确实是个好人选!”</p>
罗明敏倒吸一口冷气,猛地站起来,在屋里走了几个来回,越想越觉得不对:“不行,我得跟我爹打声招呼才好……不论是东平王府还是你们柳家,都是大麻烦!我日子过得好好的,可不想……”</p>
“你急什么?”柳东行反倒比他镇定许多,“你以为那位六小姐愿意将就你么?”他冷笑一声,“在顾庄时,顾二太太将长房管得严严实实的,她尚且有办法摆脱身边的人单独行事,更何况是在她从小长大的京城侍郎府?!她一旦听说要跟你定亲,立马就会闹出点什么事来,自个儿把这亲事给搅了!到时候,你拿这个当理由,凭你归海罗氏也不比平阳顾氏差多少,顾侍郎还能厚着脸皮逼你娶他女儿么?”</p>
罗明敏想了想,脸上重新带了笑:“你说得不错!我竟一时忘了!”他看向柳东行,笑了笑,“你不喜欢平阳顾氏?好歹也是文怡妹妹的家族,你有话也埋在心里,别说出来呀。”</p>
柳东行脸色放缓了些,也笑了笑:“我对顾家其实没什么恶感,只是不喜他家长房罢了。”顿了顿,“其实,你也不用太慌张,顾家老太太固然是打了好算盘,但她毕竟是祖母,不好越过六小姐的父母决定她的亲事。而顾侍郎是不可能看中你的,那位顾太太对你也只是平平。顾老太太的想法,多半实现不了。”</p>
罗明敏皱了皱眉头,便把这件事甩开:“罢了,这些烦心事咱们还是别管了吧。横竖顾家马上就要走,要说亲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我这回的差事办得极好,等上头有了准信,我就算是正式入了通政司。到时候,不论是过继还是说亲,我爹都不会轻率行事了。”</p>
正式进入通政司办事的罗家子弟,功名无望,仕途可期,婚事也要再三择选,以背景清白的中等人家为佳,免得沾染上敏感的势力,一旦有泄密的可能,随时都会连累通政司。罗二老爷虽然与妻子感情平平,但多年来只有过两个通房,一个是从小侍候的家生子,一个是罗二太太的陪嫁丫头,两人年纪都不小了,均无生育,这也是为了保证内院的清静。罗明敏心里清楚,自己既然也走上了父亲的老路,婚事就不是母亲能决定的了,连过继给叔叔,也不能由着父亲拿主意。</p>
柳东行看着他的脸色,稍稍猜到他心里的想法,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只是有些委婉地建议:“即便顾家走了,归海一带还有不少门当户对的人家,你还是先跟你爹打声招呼吧。其实,你的婚事并不急,就连你弟弟,最好也是等到几年后,他中了举,再考虑不迟。要知道,举人说亲,可比秀才说亲要体面得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