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京中变故(第2/3页)
作品:《生于望族》顾大老爷苦笑着摇了摇头:“妹妹也是这么想的,因此命人将那陪房关起来,等妹夫从衙门回来后再问话,不料妹夫回府后拿人,却发现那陪房死了。因她是死在妹妹的院子里,看守的人也是妹妹派的,妹妹真是跳到淮江里也洗不清……”</p>
于老夫人默然:“好手段……”过了一会儿才开口,“死了便死了,既然孩子没事,又没人证明是你妹妹下的手,这事儿便先放着,过得几年,自然就淡了。你妹夫是个知礼的,断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要休了元配嫡妻,又有东宁那孩子在,慢慢的,他就会回转了。眼下咱们需得提醒你妹妹,不要做什么多余的事,更不要跟那个白姨娘母子三人对着干,省得惹恼了你妹夫!若有闲功夫,先把自个儿的院子收拾干净是正理!”</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顾大老爷一时没听明白:“为什么要收拾院子?”</p>
于老夫人瞥了他一眼,他才明白过来:“母亲是指……妹妹的院子……”于老夫人冷笑:“我白教养了你妹妹这么多年了!”顾大老爷讪讪地:“妹妹……是过惯了舒心日子,才没提防……”</p>
于老夫人又揉上了额角:“妻妾之间,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了东风,哪里有真安分守己的?做正室的不拿出点手段来,只顾着在老家逞威风,或是在外人面前使心计,迟早要惹出祸事来!你妹妹啊,就坏在太瞧得起自己了!又太小看了别人,以为自己世家出身,又是明媒正娶,便不把小妾放在眼里,这回吃亏了吧?”</p>
顾大老爷沉着脸,道:“虽暂时没法子替妹妹洗清冤屈,但儿子瞧妹夫的意思……应该不会有大碍。这件事甚至没有传出去,若不是我们家的陪房死了,妹妹又惊慌失措,怕是连我都不会知道。如今在家里,也就是儿子跟余姨娘知情,可见妹夫还知道轻重。”</p>
于老夫人冷哼:“他柳家也要脸面的,真传出嫡母毒杀庶子的丑闻来,我们顾家固然丢脸,他也要得个治家不严的罪名!他既是才得回圣上的宠信,又怎会在这当口叫人拿住了把柄?!”略停了一停,才瞥向儿子,“你也长长记性!宠妾灭妻,就是乱家的根源!这件事你本不该让余姨娘知道,既然让她知道了,就该好生管束,别让她在人前胡乱说话!”</p>
顾大老爷忙肃然起身,施了一礼:“儿子省得。儿子已经警告了余姨娘,不让她泄露一点口风。母亲放心,余姨娘知道事情轻重,便是不为儿子,也要为孩子们着想。”</p>
于老夫人神色放缓了些,女儿的丑闻关系到顾家女儿的名声,余姨娘为了亲生女儿文雅,想必是不会胡乱说话的,只是还要再敲打敲打,省得她生出不该有的心思来。拿定了主意,她又问:“你瞧着……你妹夫眼下对你的态度如何?不论这回升尚书的事,平日里……跟你可有生分?”</p>
顾大老爷略一沉吟:“儿子看着……倒还好。因妹妹这事儿……儿子不曾替她辩解什么,平日里待他又一向亲近,加上自打他挨了圣上贬斥,儿子虽也受了些连累,却没疏远过他,如今他起复了,儿子没得好处,也不曾有过抱怨。他心里有数呢,待儿子并无变化。”</p>
于老夫人点了点头:“这是应该的,咱们顾家在平阳虽是望族之首,到了京城,还真没什么根基,若不是有他帮衬,你也没那么容易得到今天的位置。你妹妹那边已是靠不住了,只能由你出面,继续维持两家情谊,等东宁再大几岁,得了功名,仕途看好,你妹夫看在儿子的份上,自然就消了气。先前陪房里既然死了一个,你就让媳妇在家里好生挑一挑,挑个模样性情都好,行事也妥当的丫头,年纪要在十五到十八之间,送过去给你妹妹。对你妹夫,也不必瞒着,只当是赔罪就好。”</p>
顾大老爷有些意外:“母亲的意思是……”他有些迟疑,“怕是不成吧?别人不说,妹妹……就先恼了!”</p>
于老夫人提高了声量:“就算恼了也要忍!这是她娘家人!”略缓了缓,才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我有什么法子?事关子嗣,不管在哪户人家,都不会轻易放过!你妹夫不曾休了她,已是她的幸事。她还恼什么呢?!若是这丫头侥幸,能得你妹夫开了脸,放在屋里,也比被那白姨娘得了专宠强!若能有个一男半女的,东宁日后也有个臂膀。这都是你妹妹糊涂,明明桂香是她陪嫁,又是咱们家的家生子,最是可靠不过了,生下了儿女,还不都叫她一声娘?!偏她狠心,只留了一个丫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