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孔丘杏坛论战老子(第1/3页)

作品:《孺子春秋

参天的大杏树下,老子与孔丘对坐。外面围坐着一圈人,又一圈人,但没有人敢发出动静,双双眼睛紧紧盯着二人,虔诚的像是信徒!</p>

“孔丘啊,咱们接着论上一次未有解决的话题,人,天,自然!”</p>

孔丘行礼,执手先行道“人者,天地间最贵;王者,人群根本,丘以为是。大地之所以厚德,天空之所以清澈,只因为人在,人若不在,天地又与我等何意义?王是人群根本,人心之所崇,若毁弃了对王之崇拜,便毁弃了人心之存,人会失去人!”</p>

老子闻言一笑,“天地是自然而生,人亦是自然而生!人消失于世间,那是自然;人生存于世间,亦是自然!你说王是人心根本,那敢问在炎黄之前,我等的根本又在何处?”</p>

“炎黄之前有部族,有崇拜,有祖宗神灵,那就是我们的王!”</p>

“那你的王还活着吗?若是活着又在哪里?”</p>

“活着,永远的活着,他活在史书里,活在人心里!”</p>

“人心是多变的,就如同那天上的白云一样,此时是狗,下刻可能便是粪土”</p>

“论道的极致是国人的衣食住行,论人的极致是人心爱憎喜恶。人心多变,正如先生所言!可无论怎么变,人终究还是人,就像那云无论形状怎么变,讨人喜欢也罢,憎恶也罢,但终究是人,是人,他就有喜欢的东西,就有憎恶的东西,我们可以像种树那样对树的生长进行规范,它发错了枝头,我们就剪掉;他身上长了虫子,我们就用我们的手去捉虫子。”</p>

“你的意思是要争了!争是动荡之源!天子争的是民心,诸侯争的是土地,大夫争的是权利,士人争的是地位,庶民争的衣食住行。民心之争,天下就会倾覆;土地之争便会连年战争;权利与地位之争就会尔虞我诈国家动荡;庶民之争就会道德沦丧!难道这样你还要争吗?不如不争!学着风吹着杨柳,风来了,杨柳就随之飘荡,这样叶子才不会损伤!”</p>

“我不是这样认为的!大雨来了,我们不去抗争,我们就会被雨淋;不修道路,道路就会泥泞!若是商丁和武王不去反抗夏桀商纣,人们就会继续生活在水生火热当中”</p>

“你的争是痛苦之争,不一定带来幸福!你有没有想过夏桀商纣能在世间活多长时间?人们虽然受到他们剥削压榨,可是真正被剥削压榨的又有多少人呢?商丁和武王争后,人们又痛苦了多长时间?商丁伐夏,武王伐纣,死伤千万,流血百年!你说夏桀和商纣他们能活百年吗,又能因为个人之力导致死伤千万吗?孔丘啊,你说这争到底是否有意义?”</p>

“有意义!没有争,就不会有周礼!没有争,人的族群就不会进步!争或许带来的是更多的痛苦,可是先生,如今我们活着比夏桀商纣时更加富裕而快乐,这难道不是争的希望吗?”</p>

“冬天来后,大雪覆盖在苍茫的大地上,把所有污染都压在了下面,留下的是白茫茫一片,让人觉得真是干净,可是当暴烈的阳光来的时候,那邪恶与污浊便漏了出来,你说那希望真的是希望吗?天之道在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在损不足而补有余!天道是最公平的,因此不如去人道效法天道,顺乎自然!”</p>

孔丘正欲再辩,嗡嗡,呼呼啦啦,马嘶啾啾,蹄声滚滚从四面八方而来,这目所见与耳所闻同让老子与孔丘摇了摇头,二人相视一笑,相互行了礼节,便站了起来。</p>

围观的众人正听得如痴如醉,见四处来的二马之车打断了贤人们的辩论,无不大怒,对那来的贵人们纷纷起了怨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