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江山万里烟十一(第3/3页)
作品:《重启大明》“是,容城先生在那些江湖汉子和读书人的簇拥之下,谈笑风声入的城,似乎并没有因为南京城里无一官吏出迎而不快,依未将看来,怕是涉世未深,在京师又有于大人遮风挡雨,这官场冷暖还是不太懂的。”</p>
守将说到这里,就偷眼望了一下王骥,却见老帅没有说什么,便接着说下去:“但容城先生于战阵之能,恐不是虚传。”当下把那五十少年的阵列,如果止住那些读书人和江湖豪强的长竿阵,又有刘铁出来应答造势,然后丁一方才出场的事,一一禀报了,却又道,“那个执旗的鞑……壮士,怕就是传说中容城先生在瓦剌收服的勇士。”他本想说鞑子,但想起王骥的教训,生生改了口,“末将看他将旗掷于阵前,下马之际,步弓已上弦,若有人趁机行剌,在那三十步内,难逃此人箭羽!前有堂堂之阵,正正之兵,又有刘子坚穿游说合便如游骑出击,后有善射之士押阵,容城先生所至,便已是高明战阵,未将看来,便是世代将种,以军法治家,也未能如此。”</p>
王骥听着这原先亲兵的话,微微点头,袖手在城墙上站着远眺,半晌才开口:“你看过那些长竿?”</p>
他指的是那五十少年遗于城外的长竿,那守将点头道:“是,上面大多有血迹,按未将浅见,怕是一路击杀野兽。”</p>
“你错了。”王骥笑了起来,对那守将说道,“若你所述无误,那些少年,便是将种。”</p>
这倒不是说笑,王骥的眼光绝对是毒辣的。</p>
凭着这守将复述出来的场景,他下的这个结论是非常恰当的。</p>
这年代军法森严是有的,但讲究小队战术的戚继光还没横空出世,就是将种,也不过是要求坐如钟、立如松、走如风,尊长问答应对果敢,办事利落如领军令之类罢了。这种养成,哪里比得丁一有系统的操典训练?普通野战部队该如何,精锐该如何,行军该如何,扎营该如何……</p>
事实上这个年代的将种,就算实地走了一圈,等高线地图都画不来。</p>
再过半年,就算是世代将种,纸上谈兵不见得是那五十少年的对手;再过三五年,除了个别出类拔萃的天生将帅,戚龙俞虎之类的不提,普通将军世家的子弟,各领百人厮杀的话,那五十少年只要到时能过得了丁一考核的,必能惨胜,各领千人厮杀,这五十少年之中能过丁一考校的人,必完胜。这就是系统性的操典的好处,人愈多,愈加对指挥系统、后勤系统、训练素质等等方面的压力凸现出来,当然,若是十人一队来厮杀,那就不好说了,这种规模,若是刑天之流这种个人武力超群的,以一对十横扫,也没什么出奇。</p>
王骥看着还有些不明白的守将,摇头道:“他练的不是兵啊,他练的就是将种。你若看得懂,便能独领一军了。”他张了张嘴,但终于还没有再说下去,冲那守将点了点头,上马领着亲兵下城去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