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明敕星驰封宝剑九(第1/3页)
作品:《重启大明》【不好意思,真是咳得太晕,更错了,现在更正,见谅】</p>
说话的是礼部侍郎李绍李克述,他是随宣旨钦差而来的。同行的还有兵部侍郎项文曜,听着李绍这么说,连忙出来打圆场:“克述向来宽厚,何至如此?王爷也不是好权之辈,依下官看着,还是入内再叙不迟,这当口实也不宜商议军机大事啊!”</p>
毕竟这边虽无民众,但也有外籍兵团的人员在四周,在这里说这些事不太合适。丁一听着项文曜的提议,点了点头道:“如此,请。”便也不去理会李绍,招呼了怀恩太监,径直向滩头阵地的指挥所而去了。</p>
项文曜颇有些埋怨李绍,低声埋怨道:“盐山先生与原德兄荐克述履任此职……”王翱和李贤推荐,李绍才得以出任礼部侍郎的,所以项文曜专门提起这节,是告诉李绍,别和丁一拧巴。李贤是丁一结义大兄,王盐山更是帮丁一鼓吹官绅一体纳粮,推荐李绍任官的人,都和丁一关系亲近,李某人又何必来跟丁一过不去?</p>
李绍不屑地笑了起,却是说道:“荐举之恩不敢或忘,然国家公器,安能私相相授?安能结党营私?若因此而恶了李原德与盐山先生,下官便乞退就是了!”他这话就得很决绝了,辞官都说出来了,项文曜自然也就不能再劝,只好摇头长叹了一声,跟着丁一身后向指挥所行去。</p>
那跟着李绍出海来的幕僚,低声道:“他还以为是于大司马把持朝纲的时节么?”</p>
李绍扫了那幕僚一眼,却也没有训斥,只是说了声:“慎言。”</p>
因为李绍知道,王盐山和丁一并不是一路人,之前王盐山是不得已被丁一拿住了把柄,才会在朝廷这边说什么官绅一体纳粮出役的事。至于李贤,君子可以欺以方,就拿方才的顶项文曜的话,足够让李贤不好喷了。</p>
更为重要的是,京师现时的局势,已和丁一离京时大为不同了。</p>
尽管一个秋天还没过去,但很多人和事,已然截然两样。</p>
随着丁一离开京师之后,英宗把兵权交给了张懋,别看张懋二十不到,人又好色,但他足足跟了丁某人十年,那些丁一亲手在金鱼胡同训练的弟子,在安全局衙门任职时,和张懋也多有交流,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走路,再说张懋于武事上,着实也是有些天分了。</p>
于是随着丁一离京,于谦的权柄就开始不如从前稳固了。因为张懋开始以其他几个由团营兵马改编的野战师,战力十分低下为由,开始整训。原本的军头,石亨不消说,那是待罪之身,孙镗也是赋闲了,不敢蹦跶,这两位原本军中大佬都接了皇家军事学院的邀书,已然松了一口气——至少不至于杀头,现时跟也先、脱脱不花等人,正在准备怎么去给学员讲课,体现自己的价值,以教得以活下来。</p>
所以张懋的整训,没有什么阻力,直接就从大明第二师、龙骑卫里选出一支精锐教导队,再把那几个师的军官都抽出来考核,不过关的直接撸掉职务,能达标的就进教导队里,重新回炉之后;又把那几个师里的士兵一批批的考核,淘汰一些体能、年纪不合格的人员。</p>
这么大张旗鼓的搞了一轮,足足三个师的编制被裁掉,但余下三个师的战斗力,那是要比原来强得多,只要让张懋按着现代步兵操典把训练搞上去,等全部都列装了遂发枪之后,应该这三个师拉出来,也有一战之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