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廉者当自警(第2/3页)
作品:《蜀汉的复兴》大廉使之下, 设执行丞、预防丞和接引丞三个部门。顾名思义, 分别掌管调查取证、预防教育和接待举报。</p>
州有州廉使,与州刺史同级。年俸比万石,其任命由廉政公署垂直任命, 不受州刺史管辖。</p>
郡由郡廉使,县有县廉使。均与同郡太守、县令敌体。各级廉使之下,都有自己的直属吏员。</p>
各级廉使衙门的资金支持,直接由大司马府按照当年实际收入,按照一定比例划拨。如此,则保证了廉署的人事权、财权相对独立。而任何一个在体制内混过的人都知道:这两项权力独立了,那这个部门基本也就横行无忌了。</p>
“茂通啊, 如何,我可是顶着天大的压力给你争取了足够方便的权利了哦。”</p>
关彝说顶着天大的压力真的不是在矫情:大司马虽然在季汉内部一手遮天。但一样有反对派的存在。别的不说,成都那位皇帝心里打的小九九就多着呢。在这个时候高举反贪大旗,不知道有多少以前游移不定的官员会下定决心向皇帝陛下靠拢:陛下诶,大司马居然如此怀疑我们的操守, 实在是太过分了。还请陛下大展龙威,把关子丰这个疯子夷灭三族吧。如此, 我们这些正人君子就可以不受监督的为您服务了!</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大司马,下官感激不尽!也请大司马放心, 有了廉署,大汉上下绝对清廉或许做不到, 但总体廉洁,乃至官风政风超过丞相主政时期,下官是深具信心的。”</p>
“嗯,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廉署其实只有检察权而没有裁定、执行权。”</p>
“下官已经注意到了。下官也认为这样挺好。不然廉署的权力实在过大, 这会造成廉署自身的**。”</p>
“是的。本官前些时候收到令伯从疏勒发回来的信件。他们此时若是顺利的话应该已经到了萨珊。想来明年下半年就会回转了。到时候我会重修大汉律。然后成立新的部门,把司法权也独立出来。”</p>
“下官明白了。现阶段, 廉署查出问题后还是需要由当地的县衙、太守府、刺史府进行裁定、执行。在这其中必然会有很多弊端。但是这些弊端,必将是令伯回来后,大司马重修大汉律的利器。”</p>
“哈哈哈哈~~茂通你说得一点都没错。就是要廉署和现在的各级行政机构不断扯皮,本官才有将司法权独立出来的可能。只是这一年半载,你要多受些委屈了。”</p>
“无妨,这是下官愿意接受的。只是这廉使衙门的人手?”</p>
“嗯,我会从现在朝廷里的郎官、司闻曹里的司闻使以及以前司盐校尉府裁掉的人员中,抽调足额的人员给你充实廉使各级衙门。郎官大多年轻,年轻则充满理想,敢想敢做。司闻曹的人打探消息取证是一把好手。而司盐校尉府的人嘛,呵呵,他们以前多少都和贪墨有关,对**的一切手段都极为熟悉。有了他们的加入,茂通的工作当可事半功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