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处处是南中一(第3/3页)
作品:《蜀汉的复兴》“啊?都督,大司马严令不得放弃贲古县啊!”</p>
“无妨,大司马也说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本督既然坐镇南中,当然对此地的战局有全权把控之责。”</p>
“这个,都督,是不是向大司马请示一下?”</p>
“呵呵,躬行,你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长安南中,相隔数千里,若是事事都要向大司马请示汇报,这仗也不用打了。此事不要多说了,先按本督的命令执行,出了任何事,都是本督一人的责任。”</p>
马义、李慕、李流等人互相对视了一会后,无可奈何的低头应诺了。</p>
一月二十日,薛珝的交州兵团抵达贲古县城下,季汉南中军团与其短暂接触后迅速败退,把贲古县丢给了吴军。</p>
“嘿!这个王孔硕,真的够狠啊。居然连贲古都敢故意丢给本官。”</p>
“薛使君的意思是,敌军是故意败退的?”</p>
“呵呵呵,子光啊,今日一战,解烦军打得极好。果然不愧是我大吴战力最强的军队。”</p>
“不敢当使君称赞,还请使君为我等解惑。”</p>
“呵呵,解惑不敢当。子光啊,今日一战,这南中军的战力如何?”</p>
“很强!单兵战力与交州军不分伯仲,相互配合尤有胜之。”</p>
“然也。所以我军虽然数量比对方多了一万,但若真是拼死一战,我军就算获胜,也只能是惨胜。怎么可能会赢得如此轻松。嗯,若是本官所料不差的话,双方这一次战斗,相互斩首都不超过五百级吧?”</p>
“虽未拿到具体报告,但想来是差不了多少的。所以,敌军这是诈败?”</p>
“然也。这王孔硕还是觉得贲古离我大吴的本土太近了,没有彻底拉长我军粮道,没有把我军优势兵力彻底分散。所以,他又大踏步撤退了。”</p>
“原来如此,那我军应当如何应对呢?追下去?”</p>
“呵呵呵,这么拙劣的计谋,我怎么会上当。不走了不走了,来人啊,张贴告示出去,让那些南中土著都来这贲古县。本官聘用他们开采锡矿。我们就是要告诉那自以为是的王孔硕,本官就在这里不走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