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文明的交汇二(第2/3页)
作品:《蜀汉的复兴》“那是帕尔米拉人无耻的偷袭,不能算数的。”</p>
“那我们还是按照国力强弱来定顺序吧?”</p>
“可以!若论国力, 当然是我们波斯最强!所以应该我们最先发言!”</p>
三个肤色各异的使者就这么在大殿上吵了起来。而季汉的君臣们则是听着旁边的翻译不停的转述,只觉得大开了眼界。</p>
外交场合的顺序,涉及到国格,不能不争。这一点季汉君臣们是很理解的:汉吴两国的外交,彼此之间的试探、争斗也是不少的。但是不管怎样, 华夏各国的外交,至少在场面上, 基本上是维持了一个斗而不破的形式。比起这三国使者直接开怼,那简直是文明到了极点。</p>
“哈哈哈哈~~~三国贵使, 请不要吵了。本官建议,你们不如抽签决定发言顺序吧。”</p>
“奥古斯都(首相、摄政王)所言, 我表示认同。”</p>
结果一轮抽签下来,还是罗马排序第一。</p>
雷奥纳多示威性的朝着另两位使者笑了笑,然后对着刘禅躬身行礼:“尊敬的陛下, 我国奥勒良陛下在前不久已经平定了国内大部分的叛乱, 在罗马城正式登上罗马皇帝宝座。我国陛下诚挚的邀请,大汉再次派出使团, 正式访问罗马。”</p>
唔,这是要我大汉为其得位的合法性呐喊助威啊,不过这个没什么的。</p>
刘禅稳稳的点了点头:“可。此事,由大司马全权负责安排。”</p>
“臣关彝领旨。”</p>
“多谢皇帝陛下,多谢奥古斯都。陛下,本使这次不远万里来到大汉,除了与大汉签订商贸协定,交流双方各自特产之外。遵循我国奥勒良陛下的命令,还需要完成以下几件事情。”</p>
“请贵使一一道来。”</p>
“第一,完善学术交流。本使这次带领的罗马使团内,有学者三十人,贵族少年五十人。这些学者,希望能够留在大汉三到五年的时间,与贵国的学者进行交流、相互印证。本国的少年,希望能够在大汉最好的学校进行学习,如有可能,陛下可以安排他们出仕贵国。”</p>
“此条朕准了。嗯,大司马,朕的意思,学者交流就请皇甫先生和刘先生负责。少年入学的事情,就由长安蒙学负责。若是将来这里面有优秀的学生,也可以进入龙首原和五丈原学院就读。如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