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文明的交汇四(第2/3页)
作品:《蜀汉的复兴》“岂止共勉,可同行矣!”</p>
“同去同去, 我等明日一起去向大司马请命!”</p>
长安的高官、士子们在受到如此强烈的刺激后,或陷入了沉思, 或已经**澎湃。然而此时,在遥远的西平, 马杰和他的弟兄们却和从西亚辗转而来的牧奴们陷入了一场看起来需要耗时极久的比赛之中。</p>
所谓西平郡,其核心区域就是现代青海省的省会西宁市。此地位于湟水形成的一块青藏高原上极为难得的盆地上。其自然条件比起周边的平坦高原要好得多。水源充足, 地势平坦,又有大山遮护,既能放牧, 又可农耕。所以在当前的生产力水平下。这块地方, 就是汉人向青藏高原伸出的一个触角。</p>
季汉平定雍凉后,关彝派马杰率领一万汉军压着六万多晋军俘虏来到这里屯田。同时也把这里建设成了季汉最大的战马饲养基地。</p>
两三年来, 马杰率领这支高达七万多人的部队,在这块河谷盆地开拓出了六十余万亩青稞田。把附近两百多万亩的草原纳入了有效统治范围。在这片广大的草原上养育了近十万匹战马。其战马存栏数量,占到了季汉全国所有战马数量的八成以上。</p>
所以,李密在把波斯、罗马等地的大马带回来之后,除了留下极少数的马匹上贡给皇室和朝内高官外,其他的近五千匹大马,全部都留在了这里。</p>
跟着留在这里的,还有三百多从遥远的西亚带回来的牧奴。</p>
作为流行管荀之学的季汉,上下官员都明白一个道理:奴隶的生产积极性是很差的。所以一般来说,即便是世家庄园内的农奴,家主们也极少把农奴的产出全部拿走。而是按照比例和农奴分成。如此,双方都能得到好处。</p>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李密在买下这些牧奴后就明确的表示:你们到了大汉之后就不再是奴隶了。而是我大汉在西平牧场的工作人员。一样有独立的人格,一样有薪水。一样可以自由的娶妻生子。你们的孩子也不会是奴隶。若是马养得好,马将军的赏赐也绝对少不了。</p>
如此一来,整个牧奴队伍就迸发了极大的热情。在东返的旅途中,连大汉本身的使团都有人因病去世。但满怀希望和对未来充满憧憬的这群牧奴,却越走越精神,别说去世了,逃跑的,掉队的,一个都没有。</p>
到达西平后,马杰先是让这群人敞开吃了一顿美食,然后直接预支了三个月的薪水。于是这群牧奴的心彻底安定了下来,并迅速的积极投入了工作。</p>
然后,问题就来了。</p>
“马将军, 您这样养**方法是不对的。如果按照这样的方法,我大汉的马匹将会越来越矮小, 血统将越来越不纯正。”</p>
“嗯?!他说什么?翻译来了吗?”</p>
“将军,他说他叫昆塔, 以前是萨珊波斯埃兰行省一位亲王家的马倌。后来这位亲王被波斯的沙中沙消灭, 他的一切随从都被发卖为奴隶, 于是来到了我们这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