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天津北京(第2/3页)

作品:《大明日月

“还用问为什么?”许朗答道,“好不容易来趟天津,咱们先找个地方住下,逛逛天津,买粮的事不着急。”</p>

“不对吧,这可不像你的作风。”张海低低的说道,“你是不是又有什么想法?”</p>

“嘘。”许朗对张海做了个不要说话的动作,“走吧,天津等着咱们呢。”</p>

一行人进了天津卫。</p>

天津卫始建于1404年,初建时的天津卫城其实是个土城,周长9里多,城高3丈5尺,宽2丈5尺,城的形状是东西长、南北短,很像一把算盘,所以当时人们也把它称为“算盘城”。</p>

天津卫的地理位置非常好,正好处在大运河的必经之路上。整个明朝200多年,天津的商业、漕运、盐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到了明朝末年,天津卫的人口已经达到了10万左右,成为了一个以辅佐京师为主导功能的繁华重镇。</p>

也正因为如此,当谢田说天津的粮食不好买的时候,许朗产生了一丝的疑惑。</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众人找了家客栈住下,许朗将10个手下全派了出去,并告诉他们,用两天的时间把天津城内的米店转个遍,把米价全都汇总起来。</p>

10个人领命出去了,许朗和张海单独留在了客栈里。</p>

“许朗,咱们干什么?总不能在这傻呆着吧。”</p>

“你不想傻呆着?”许朗笑道,“那行,那咱们也出去转转。”</p>

两个人出了客栈,一路闲逛下来,天津城可以崖州和琼州繁华多了。自从穿越到大明朝已经3年多了,就算许朗和张海天生不爱逛街,此时也被勾起了兴趣。</p>

许朗在一家米店门口站下,伸手在摆在门口的米缸里捞起一把米,放在眼前仔细的看了看。</p>

店铺的伙计见许朗和张海衣着华丽,忙殷勤的迎上来:“这位客官,可是要买米吗?”</p>

“你这米什么价钱?”许朗问道。</p>

“一担足银四两五。”</p>

“多少?”这个价钱把张海吓了一跳。</p>

“这位客官,本店绝不要谎,纹银四两五一担。”</p>

许朗不动声色的问道:“为何如此昂贵?”</p>

店伙计殷勤的解释道:“听口音两位客官是打南方来的吧,两位客官有所不知,山东那边打仗已经打了一年多了,前些日子漕运断了,南方的粮食运不过来。河南一带今年又欠收,所以现在的米价每天都在往上张,客官如要买的话还要趁早,说不定过些时日又要涨价了。”</p>

“哦。”许朗应了一声,“伙计,山东那边的仗不是已经打完了吗?”</p>

“打完了?”店伙计想了想,“这个小人倒是没听说,不过打没打完和小人也没甚关系。”</p>

“多谢伙计。”许朗放下手中的米继续和张海闲逛起来。</p>

2天过去了,根据各方面汇总的消息,情况和谢田说的差不多,天津的米价一直居高不下。</p>

“要是能把越南大米运到天津来你说能赚多少钱?”吃过晚饭,张海躺在客栈的床上问许朗。</p>

“要不你回去一趟。”许朗笑道,“让孙天昊弄几船大米过来,也给咱们捞点外快。”</p>

“你拉倒吧。”张海被许朗说笑了,“人家孙局长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和姚春卿卿我我呢,他才不会在乎这点小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