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十大山寨(第2/3页)
作品:《明末火器称王》老头严肃地说:“南疆刁民,野蛮无知,冥顽不化,该杀该杀!”</p>
“那山民的说法呢?”</p>
老头叹气道:“山民日子苦,不反没活路啊。”</p>
这句话足够杀头!</p>
甲板上的几个小军爷都跳起来骂他胡说。金士麒接受的教育跟他们不同,自然是站在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一边,连忙说乡下人没见识,不用计较。</p>
这老头是个汉人,名叫李六月。金士麒告诉他不用怕,你把这山民的情况详细说说,我还有赏。</p>
李老汉便指着红水河上游,介绍说那千山百岭中有10个山民大寨。所谓“寨”,包括一个“主寨”连同周围星罗棋布的自然村落。小的寨有数千人口,最大的寨子有两万人,10个大寨总计10余万人。各寨的首领对外称“土司老爷”,对内以“大王”自居。</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那10个大寨名字分别是:北坡、南坡、血石、崩山、断角、红蹄、尖牙、铁鳞、刺须、铜头。</p>
金士麒一拍大腿:“‘北坡南坡’也就罢了,后面那些名字,太有感觉了!”</p>
李老汉道:“‘北坡南坡’原先也叫什么‘骨头牙齿’之类的,后来才改了名。”</p>
那十个大寨横跨柳州、庆远、思恩三府之间的山区。若是造反,所有青壮都上阵,能集结两万山兵。他们四处袭杀官兵、攻占县城,闹得最凶的一次把柳州府都占了!</p>
金士麒暗道:太帅了!两万山兵啊,我哒!</p>
李老头又说,山民凶悍无比。每次平乱,都要集结广西、广东、湖广三地十几万兵马,由兵部尚书一级的大员亲自统领才能削平。</p>
金士麒又暗道:真给我长脸……嗯,现在还不是我的。</p>
李老头还神秘地介绍:这附近有一只官军,名叫“南丹卫”,本来驻扎在南丹州,为啥迁到柳州来?就是为了对付山民。这几十年还算平静,山民们都在努力生养孩子。但前阵子南丹卫去贵州平叛,那叛没平,自己却被杀得很惨。所属的8个千户所,被灭了3个,剩下5个也都残了。现在本地山民开始闹了,南丹卫怕是要被全灭了。</p>
听到这里,龙泽号的甲板上一片寂静。半晌之后,季锐说:“二位爷,现在明白了吧,为啥把我们调来了。”</p>
姚孟阳怒道:“我就知道,跟东厂做生意绝占不到便宜!”</p>
“说那有啥用!”金士麒吼着:“我就不信,咱辽东战场的英雄,平不了他们!”</p>
听这几个军爷此番言语,那李老汉吓的跳了起来,“啥?”</p>
“老人家莫慌张。”金士麒摘下面纱,“我们不是路过的游客,我们是南丹卫的新任千户官。”</p>
那老头一听,忙跪下又磕头,连声称罪。</p>
金士麒再一打听,才知道那些山民是这两个月才开始聚集作乱。这边的迁江县和附近村落还未受到攻击。但有几千山兵封锁了西边的山口,守着山口西面红水河两岸的土地。刚才两条大船之所以受到袭击,就是因为进入了占领区。</p>
姚孟阳怒吼:“那边是我和查应才的授地啊!”</p>
金士麒指正他:“是‘我们大家’的。”</p>
随后又得到了一条重要信息:在迁江县城里,正驻守着一只南丹卫的军队。金士麒立刻决定入城。</p>
金士麒见这李老头知识全面、能说会道,便雇用他,2两银子,为期1个月,不许拒绝。然后又做了一番安排:姚孟阳领着大部分兵马,守护两条大船和家眷们。金士麒只带了田师傅和20名私兵进入迁江县,去找亲人!</p>
……</p>
迁江县城距离红水河南岸一里多远,现在走进过去,才看得它并不如远望时那番秀美。城墙低矮残损,木头、竹子混搭的破落房屋散发着霉味儿。此时天色已暗,有些零散的民众正肩扛步担地进入狭小的城门,那城门连个守卫都没有。</p>
金士麒在城门口留下5个士兵应急,带着余人走了进去。里面却是个小小的空场,迎面有一座庙宇似的建筑。只见一群汉子正闲散地围着,那中央的庙宇台阶上却坐着两名老者,正在喝茶闲聊,旁边还有几个仆役丫头伺候着。他们皆是绫罗绸缎的打扮,像是两位乡绅财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