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开拔(第2/3页)

作品:《旁门妖道

“吴泰渊?这不是围了前越2年没收获,转头被侯爷捡了便宜的那个倒霉鬼吗?大少爷,这老小子不会给咱们小鞋穿吧?”平安皱着眉头问到,这个吴泰渊当年围困了稽下山城两年,久攻不下,才换上程武戈第二天就遇上地龙翻身,稽下山城被一夕而下。这家伙差点没被气吐了血,是程武戈在军方少有的死对头之一。</p>

这次如果是此人来当主将,怕是程青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也难怪程青云会发愁。至于平安,他更担心的是这个家伙来了以后,会不会卡着他的物资。</p>

程青云也知道平安的想法,笑了笑道:</p>

“你放心,他要对付我,也不会用这种落人口实的法子的。最多就是调我们去危险些的屯罢了。”</p>

“这还罢了?”平安吓了一跳,“国朝的《平北三疏》不是说了,各军屯各自为战,不点狼烟,不派信骑。就是怕被围城打援,各个击破。他把我们往最前面一扔,要是北戎犯傻了和我们死磕,我们不是死定了。”</p>

程青云倒是比较淡定,摇摇头道:</p>

“不会,越往前的军屯本身实力越强,而且要是冬天真的来的早,北戎的兵力也会更多。分兵推进才是王道,大军压在一屯之地,一来发挥不出战力,二来他们也没时间浪费!何况形式如此危急,国朝后续应该还有援兵过来。”</p>

程青云这样一说,平安倒是反应过来了,点点头道:</p>

“大少爷是说征西军!也对,跟着太师征西的军队也快回来了。那些家伙才从战场上下来,都是精锐呢!说不定还会由老太师带着来,那样咱们只要守上一段时日就行了,这样倒是可以。”平安这几天打听了不少关于老太师的消息。虽然不知真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至少已经80多岁的三朝遗老,绝对不是个凡人。</p>

有这么一尊大神镇着,平安不觉得北疆事情会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只要不是彻底的混乱,靠着小成的混洞大力拿法和程青云的一身武艺,他们两人要保住小命还是没有问题的。</p>

程青云没有肯定平安的说法,但也没有否定,这让离开程青云房间的平安心情大好。回去整理了帐目就直接出门找上司抽调物资去了。既然提前得到了消息,自然要先一步动手,早点把好东西都划拉到手里再说。要不然消息一传开,就是上面有人也不可能明目张胆的偏袒。</p>

平安打的主意很对,付出了些好处和消息后,平安带着一队人马把本校的粮草军备一次性的弄了回来。他们才把物资清点记录完毕,大军要提前开拔的消息就传开了。整个大营一下子就乱开了,各校的书记官忙着跑军需官的关系。军需官则更冤,军库里的东西被平安一下子搬走了五分之一,剩下还有他自己的亏空,哪里拿的出让下面人安心的数量来。只能往上头哭穷。</p>

这样一来,程青云麾下这一校的兵马倒是成了大营里最安稳的一校。程青云因此得了军中各位将军的青眼,而平安在收获了下面士兵崇拜的同时,也狠狠的捞了笔银子。仗着自己物资多,平安高利借出了一批物资给同僚们安稳军心,一下子面子里子都赚了个够。</p>

程青云对平安的小动作也视而不见,能光靠着一个消息做到这样,他对平安已经很满意了。不是和上官关系够好,不是心思机敏,不是准备充分账目清晰,要做的平安这样根本不可能。别的不说,就是和本校的士兵关系不好,你就是谈好了物资也没人会去帮你搬回来。能把上下关系打点的这么好,平安贪点也就贪了。程青云根本不在意。</p>

上官只要你出成绩,而下面的士兵则不同,他们要拿到好的兵器,要吃到好的饭菜才会听你的。平安虽然也往米面里头掺糠,但是比起别的书记官来,要厚道一些。更是笼络了几个有威信的老兵,帮着他说好话。即使也有几个找他理论的,也都被他拿少吃点糠治脚气这种理由给忽悠了过去,有几个老兵敲边鼓,由不得这些愣头青不信。</p>

这次放贷既然没坑着下面的兵士,自然是上下满意,把一个优秀书记官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