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柳树林(第2/3页)

作品:《大宋之权倾天下

希望你能遵守你昨天说过的话,不要忘却自己的本心才好,要知道,你的出世,多少人战战兢兢,夜不能寐。</p>

君子就应该有君子的做派,老夫看你表现,不像是一个反复的小人,世人能做到你这样豁达的又有几人?”</p>

“先生谬赞了,小子山野粗人,口舌笨拙,与天下士子争锋,不是我的理想,先生尽管放心就是,做完我该做的,唯有远遁千里才是小子我的本性,其他的都是过眼云烟。”</p>

“你越是这样说,越说明你优秀,深知木秀于林的道理,看来老夫是捡到宝了,好了,不说这些了,去柳树林一游便是了,其他的问题,就留给时间来检验吧,正好你崔伯伯家就住在东门的永嘉坊里,顺便拜访一下也好。”</p>

东门外的柳树在唐朝的时候一直通到了灞河边上,见证了迎来送往的母亲和自己的儿子分别,很悲伤的一处存在。</p>

后来没落了,柳树籽落地之后,就地生根,于是就长成了一整片的树林,成了文人士子以及情侣们游玩的好去处。</p>

正值春暖花开时,一些闲不住的文人雅士,甩开固有的步伐,摇着扇子,在柳树林里集结了,一时间作词的嗡嗡声便已响起。</p>

他们都是一些被儒学腐化了的人,也是一群很正直的人,至少在没有功名的情况下还能保持文人固有的傲骨。</p>

甚至为了一两个词的用法考究很长时间,也能虚心的接收别人的批评。</p>

在他们看来,这正是自己提高学习的好地方。</p>

奏对是很好的检验一个人是否有真才实学的好办法,那些随口说出来的诗词,有可能是以前早就写好了的,今天拿出来**炫耀把妹用的。</p>

“小孩扬土土气空。”</p>

由于是士子们对诗的最高阶段,所有的人都聚集在了一片空地上,周围柳树环绕,实在是一片与世隔绝的去处。</p>

按照以往的规矩,由白鹿书院的老先生出上联,然后就把场面交给下面的士子们了。</p>

老学究兴致勃勃的下场,有很多士子跃跃欲试,那扇子敲敲头,一副话到嘴边的样子。</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你怎么看?”</p>

张商英笑吟吟的看着吴熙,问道。</p>

“弟子不才,还……还没有想好。”</p>

吴熙发现自从认识了张老头之后,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p>

“哈哈,藏起来可不是个明智之选,要知道虽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是刻意的保持距离,则会埋没了人才,不要小看这些人,他们的作用不亚于军队的威力。</p>

本朝自太祖时就把收回燕云作为终极目标,已经很长时间了,都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为了达到目的,设立了封装库,还许下封王的优厚条件。</p>

这么些年过去了,燕云当地人已经在敌人的统治之下生活了一百多年,不管是生活习惯还是文化的熏陶,都和我们中原人相差的太多,就算是武力上收回了土地,那么人心呢?</p>

这个时候,这些摇头晃脑的士子们就能派上大用场,所以,能笼络的时候,千万不要藏的太深,缩头的那是乌龟。”</p>

又被教训了,自从认识张商英到现在,长篇大论的教训已经好几回了,多次都想回击回去,但是无奈,他说的好像都有道理。</p>

“大人有气气难生。”</p>

吴熙剑没有人对出,主动上前对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