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新婚燕尔(第3/3页)

作品:《大宋之权倾天下

“家主,我想趁着现在米价便宜,多屯些粮食,今年到现在没下一滴雨,庄稼都种不下去,就算是雨水来了,收秋的时候,也必定是个晚秋了,我们现在就要做最坏的打算了。”</p>

“你看着办就好,以后这种事情找妙彤商量就好,过些天我就要去海州看看,我们也应该要有新的商道了,海州距离大海比较近,我看看有没有可能把水产的生意发展到内地。”</p>

“这是一个好主意,不过运输起来,恐怕是有些难度的。”</p>

“你去做好囤粮的准备就好,这些事情我自由办法,另外把你做的那些东西,也给你家主母拿过来一些,必须是限量版的才行,你这个官家是怎么当的。”</p>

老孟呵呵一笑,表示自己已经准备好了,不是这些天你们腻歪在一起,总是没有机会。</p>

“就你会说话。”</p>

老孟笑着就走开了,像他这样地位的人,不用禀报家主就可以执行一系列家里的政策,他这是在敲边鼓啊。</p>

应该是周侗那个老家伙不好意思给自己说年轻人要节制的话,才让老孟过来打扰他的荒唐。</p>

唉!算了吧,人家都上门抗议了,他这个家主也只好学乖几天才是啊。</p>

妙彤想要一个孩子,要是不出意外的话,也应该怀上才是正理。</p>

凭借自己千年修来的身体,没有理由怀不上啊。</p>

旱灾在古代发生过很多次,关中地区算是一块福地,很少有颗粒无收的情况。</p>

因为是平原地带,还有八水绕长安的胜景,引渠灌溉就是了,没有老孟说的那么可怕。</p>

存粮食而已,随他去吧,可能是为了自己的酒,想多要些粮食,这是可以理解的。</p>

害怕吴熙说他糟蹋粮食,所以才编了这么一个借口。</p>

不过说真的,已经快五月份了,就是不见雨水下来。</p>

农家人一年收入的不多,交了赋税,所剩真的不多了,还要留来年的种子,留得都是刚刚好,没有多余种子。</p>

有些农户为了和老天抢粮食,干巴巴的就把种子种在了地里,然后坐等下雨。</p>

如果下雨了,他就丰收了,如果雨一直不下,种子就会烂在地里,到了秋天会颗粒无收,一家人就会背上债务,吃糠咽菜等待来年。</p>

这种做法是赌徒的做法,绝大多数的人,还是持保守的态度,即便是老天不下雨,种子也能吃一段日子的,总能等到朝廷的赈灾粮。</p>

大户人家的想法如老孟的人不多,粮商见到一个大买家,笑的见牙不见眼,他根本不知道,要是他在等着一个月,这些粮食最起码能卖出两倍的价钱。</p>

可惜他不是老孟,所以他还只是一个黑心的粮商而已。</p>

崔妙彤见家里进了这么的粮食,也是有些惊讶,经过吴熙一解释,才明白里面的道理尽然这么深奥。</p>

当下就决定,跟着老孟好好学习经营之道,才是吴家的主母应该干的事情。</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