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旱灾来袭(第3/3页)
作品:《大宋之权倾天下》这是一个大工程,子午营有一些先进的装备可以用得上,都是吴熙想出来的好点子,想到这里,种师道不免非常得意。</p>
站在干裂的土地上,种师道一口饭都吃不下去,农民已经没有活路了,让他如何能吃的下去饭?</p>
以为老农颤巍巍的走过来,手里捧着一碗没有米的稀饭,送到了种师道的面前,请求他吃下去。</p>
种师道没有理由拒绝,看着这些淳朴的眼神,他只好闭着眼睛把饭吃下去。</p>
农民已经快没有余量了,粮商这个时候才知道涨价,反应有些晚了,还是让很多人抢购到了低价粮食。</p>
大部分人还是没有明天下锅的米。</p>
在吴家做事的那些妇人倒没有这些担忧,每天还是照样来上工,下工的时候还有三人份的糙米可以拿。</p>
崔妙彤正在清庆幸老孟当初的主意,多存了一些粮食,就算全长安城的人饿死了,他们家至少也能迟到明年开春。</p>
还没有从喜悦的神色里走出来,吴熙就下令老孟打开仓库,把念出收购的那些精密换成糙米,发下去,等着朝廷的救灾粮,到时候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p>
钱家响应了吴家的举动,也在开仓放粮。</p>
这样一来,粮商就不高兴了,因为在她们那里几乎没有买米的人了,都跑去吴府和钱府领取免费的粮食了。</p>
虽说米的质量不怎么样,但是能有一口吃的,还计较这些做什么?</p>
第二天,种师道就气冲冲的来到了吴家,说吴熙就是一个大奸大恶之人,明明有精米,非要把精米换成糙米和麸皮,这些是人吃的么?</p>
怎么说,大宋的经济也没有到农民吃麸皮的地步,那是畜生吃的东西,怎么能给人吃呢?</p>
吴熙也不生气,等种师道把脾气发完,坐下来喝酒的时候,吴熙才慢慢把各种道理讲给他听。</p>
“长安城里的百姓都需要得到粮食,我们家的粮食也不是很多,如果摊给五万饥民,那么大家能分到多少?</p>
如果一斤精米换三斤糙米,换五斤麸皮的话,每个人又能得到多少?</p>
这笔帐想必小子不用说您也能算的明白。</p>
如果您非要说人不能吃麸皮的话,那么小子这就让人停止,到时候能就多少就是多少吧,反正等着朝廷常平仓放粮赈灾的话,最少也要等上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的时间您说有多少人能活下来?</p>
再说了,您就敢保证常平仓的粮食是满跺的么?说不定常平仓现在空的能饿死老鼠,您信不信?”</p>
歪理是歪理,但是任是谁一听,都知道其中的道理,种师道也不傻,自然能明白吴熙说的都是真的。</p>
这些年为了和西夏打仗,西军把常平仓的粮食恐怕早就消耗殆尽了。</p>
好在有吴熙和钱府这样的大义之家,还能惦念百姓的好,给他们一口吃的,可是就是这样也不会维持多少时间。</p>
剩下的漏洞必须要自己去补了,长叹一声,起身离席而去,这么好的饭食,实在是糟蹋了。</p>
</p>